
老人在日常生活在應該多吃一些素食,
注意營養平衡!拿素食該怎麼吃呢? 何謂"素食"?有人理解為膳食中完全不含動物性食品,
像佛教徒那樣吃齋,
不吃葷腥。
我們今天提倡中老年人多吃素食,
並不是說葷腥不沾,
而是從營養學角度出發,
在把握平衡膳食的前提下,
提倡多吃素食。
因為,
中老年人的身體已從生命的頂峰逐漸走向衰老,
物質代謝遠不如青少年旺盛,
消耗相對減少,
加上肌肉的力量逐漸減小,
消化腺分泌功能逐漸減退,
一些代謝產物容易堆積。
這時如動物性食品吃得多了,
以致體內飽和脂肪酸、膽固醇以及其它有害物質增多,
將導致心肌梗塞、中風、腸癌等疾病的發生。
故提倡老年人多吃素食。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目前,
引起老年人死亡的常見病因仍然是心血管疾病。
所以,
中老年人多吃素食,
對防止冠心病、高血壓有利。
同時,
也可防止糖尿病、腸癌等病發生。
這是因為,
粗雜糧和豆製品中所含大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既是熱能的主要來源,
也是食物纖維的來源,
而食物纖維對防止出現上述疾病,
十分重要。
蔬菜和水果也是素食者的主要食物,
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2,
它們能促進細胞對氧的吸收,
有利於細胞修復,
可增強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及防癌作用。
此外,
蔬菜中還含有鈣、磷、鐵、鉀、鎂等元素,
對保護心血管系統、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也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