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警惕!長時間服用強效安眠藥會導致老年癡呆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3日報導, 長時間服用強效安眠藥會導致老年癡呆, 且長期服用強效鎮定劑會導致上癮。

專家表示, 儘管還沒有確鑿證據證明鎮靜劑和老年癡呆有直接聯繫, 但醫生在開具處方時仍需注意。

研究人員發現, 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和Z型藥物的患者患上老年癡呆的風險更高。 Z型藥物是具有催眠功效的鎮定劑, 效用與苯並相似。 最有名的Z型藥物包括唑吡坦, 佐匹克隆和紮來普隆。 資料表明, 至少有26萬英國人和近1億美國人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和Z型藥物長達一個月以上, 而這些藥物的推薦服用期限不宜超過一個月, 因為一個月後這些藥物已幾乎不起作用。 這些藥物會減緩身體機能, 短期內對治療焦慮和失眠十分有效。

研究人員分析了353,000名參與研究的患者, 調查其苯二氮卓類藥物和Z型藥物的使用情況以及老年癡呆的發病情況。

結果顯示, 在這群患者中, 有20%表示自己曾在2005年至2011年患有最常見的癡呆症狀。 為此, 研究人員收集了自1995年以來每個參與者的醫療記錄, 以檢查藥物使用與疾病之間的聯繫。 分析顯示, 對於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或Z型藥物的患者, 老年癡呆的風險增加了約6%。

此外, 研究表明, 苯並一類的強效鎮靜劑服用過多可能導致上癮, 服用強效鎮靜劑長達6周的人面臨成癮的可能性為50%。 有關慈善機構也呼籲醫生改變處方習慣, 但這種呼籲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 患有苯二氮卓類藥物上癮的患者在戒斷期可能出現包括焦慮、驚恐甚至幻覺在內的症狀。

關於此實驗, 專家表示, 儘管這項研究表明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可能會導致患老年癡呆病的風險略有增加,

但結果並沒有給出導致這種聯繫的確鑿證據。 “雖然這項研究僅考慮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超過5年的人們被診斷患有老年癡呆的風險, 但我們知道, 在明顯的記憶力下降和思維遲緩的症狀開始出現之前, 這種疾病可以在大腦中潛伏長達20年。 ”不過, 專家還是建議, 醫生在開具處方時需要評估患者個人情況, 權衡任何潛在風險, 對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做出明智的判斷。

(實習編譯:董文潔 審稿: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