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蛇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廣西中藥志》
【拼音名】Yǎn Jìnɡ Shé
【英文名】Cobra
【別名】膨頸蛇、蝙蝠蛇、五毒蛇、扁頭風、琵琶蛇、吹風蛇、飯鏟頭、萬蛇、飯匙頭、吹風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眼鏡蛇動物眼鏡蛇除去內臟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aja naja(Linnaeus)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捕捉, 殺死後, 剖除內臟, 鮮用或盤成圓形, 文火烘乾。
【原形態】眼鏡蛇, 全長1-2m。 體較粗壯, 頭呈橢圓形, 頭頸區分不明顯, 頭及體背黑褐色, 頸部具眼鏡狀斑紋, 體背呈黃白色至灰褐色。 無頰鱗, 眶前鱗1, 眶後鱗2或3;顳鱗2 3, 上唇鱗2-2-3式, 背鱗平滑, 23-21(19)-15;腹鱗160-196;肛鱗2分, 尾下鱗38-54對。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區。
資源分佈:分佈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味甘;鹹;性溫;有毒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止痛。 主風濕痹痛;中風癱瘓;小兒麻痹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8g;或浸酒酒飲。
【注意】血虛筋骨失養者及孕婦禁服。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