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虎耳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拼音名】Bān Diǎn Hǔ ěr Cǎo
【英文名】blotch saxifrag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虎耳草科植物斑點虎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xifraga punctata L.
【原形態】斑點虎耳草 多年生草本,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600-2300m的紅松林下、河邊及林緣等處。
資源分佈:分佈于東北地區。
【性狀】根莖圓柱形, 多分枝, 長約4cm, 粗細不一, 具多數鬚根;表面灰褐色至灰黑色, 具毛狀小鱗葉。 葉基生, 葉片捲曲皺縮, 完整者展平後呈腎形, 暗灰色, 長1-4cm, 寬2-6.5cm, 先端鈍或急尖, 基部心形, 邊緣有鋸齒並具睫毛, 上面有腺柔毛;葉柄長3-10cm, 幾無毛。 花葶長約30cm, 疏生柔毛;圓錐花序疏有短柔毛及腺毛, 花多數, 白色或帶粉紅色, 有的可見果實, 2果瓣上部叉開, 基部合生。 氣微, 味苦、辛。
【性味】苦;平
【歸經】入心經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 主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用於疔瘡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