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拿什麼拯救我們的頸椎?北京中醫醫院骨科專家馬彥旭來支招

專家介紹: 馬彥旭, 男, 中醫骨傷科主任醫師, 北京推拿學會常務委員,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傳統療法門診主任。 他主持中醫骨科頸腰椎病專台臨床、教學、研究工作的10餘年來, 先後發表數篇SCI及論文, 其中包括《陽和東加減治療腰椎管狹窄症76例總結》、《桃紅四物湯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中的運用》、《四妙東加減治療膝關節滑膜炎九十例總結》等。

擅長: 運用中醫傳統手法及中藥內服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老年骨關節病、雙膝骨關節病等骨傷科常見疾病。

出診時間: 週二全天、週三下午骨科;週四全天、週五上午推拿科

關鍵字: 頸椎的作用頭暈、手麻、踩棉花等症狀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自查方法理療、拔罐、針灸、推拿等治療手段日常保養

問:為什麼說頸椎是人體的黃金樞紐?它有著怎樣的生理作用?

馬彥旭: 頸椎局部的骨質結構, 在頸椎椎體之間的有個暗紅色的是椎間盤, 兩側分差的白色的, 嚴格說是灰白色的, 是神經根。 大家看縱向的豎形的紅色的是椎動脈。 頸椎的神經在頸間上壁, 血管是承上啟下, 是供應頭顱的供血。 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結構叫做硬膜囊, 它包裹脊髓;脊髓是神經中樞, 管整個下椎體。 著名體操運動員桑蘭受傷就是頸胸椎的脊髓受傷了, 所以會形成高位截癱, 所以頸椎的結構決定了頸部的幾項功能。

一個頸椎承受頭顱的重量、供應頭顱的血液, 同時它還支配上肢的感覺和運動神經, 支配整個中樞, 影響著整個肢體、軀幹和下椎的活動, 它的肌肉保護著頸肩部有一個穩定性。

問:頸椎病最常見的症狀是什麼?長期伏案工作的人, 時常感覺肩背酸痛, 是不是肌肉勞損?

馬彥旭: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近些年, 頸椎病在青壯年中的發病率在升高, 其中伏案工作者占19.2%。 經常使用電腦和手機, 再加上姿勢不正, 導致頸肩部疼痛, 總以為自己只是“勞損”, 事實上, 骨科專業管它叫筋膜炎, 反復的勞損、反復的筋膜炎就不是筋的事兒了, 而是頸椎出問題了。

不少患者在就醫時表示又落枕了, 實際上, 落枕是急性筋膜炎。

一個人一年一至兩次, 最多三次落枕已經是很多了。 如果說一個月就落枕兩次, 恨不得到三到四次, 這種反復性的疼痛和發作就應該考慮患上頸行頸椎病。 如果出現這種反復疼痛, 須儘快到醫院就診, 進行檢查。

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 認為這種肩頸酸痛吃點藥, 做做理療或者揉揉就會好了, 畢竟剛發作的時候頸部並不疼, 只是肩背部疼痛, 大部分是單側的肩背部疼痛。 醫生會要求患者照個頸椎的片子, 因為頸椎部位不疼, 不代表沒有出問題。 這就好比孩子發燒, 醫生讓拍個胸片, 胸口不疼, 但是卻需要看看肺部有沒有病灶。

想要獲得更多名醫科普知識,

參與名醫大咖的線上直播問診,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下載“人民好醫生”用戶端

關鍵字: 頸椎的作用頭暈、手麻、踩棉花等症狀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自查方法 理療、拔罐、針灸、推拿等治療手段日常保養

問:頸椎病有哪些症狀?如何自查自測頸椎病?

馬彥旭: 不同類型的頸椎病的症狀也會有一定的差異。 患者可以根據症狀自查,

看看自己是不是沾邊。

第一, 頸型頸椎病。 較為常見, 也是最早期的頸椎病的症狀, 以頸部症狀為主, 青壯年發病居多, 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 頸部不適感或活動受限等。

第二, 神經根型頸椎病。 患者先有頸痛及頸部發僵, 繼而有肩背痛或上肢疼痛。 上肢有沉重感, 握力減退, 有時持物墜落, 手指有麻木感等。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不少人認為頸部不疼, 肩膀疼是肩周炎。 肩周炎的肩部疼痛有兩個特點, 一個是功能受限, 一個是夜間疼, 越是晚上, 疼得越厲害。 而頸椎病的肩部疼痛, 區域常常超過肘部(肩周炎的疼痛不超過肘部)向上肢放散, 甚至可以到手麻。 醫生通過按壓你的頸椎, 如果出現上肢的疼痛, 就說明你是神經根性頸椎病。

大家還常常存在一個誤區, 認為手麻都是頸椎病造成的, 其實不然。 頸椎病造成的手麻, 常常連帶胳膊也麻。 如果雙手麻木, 特別是早上起來手脹, 活動活動之後, 手麻手漲減輕, 那有可能是由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 例如, 腕管綜合症。 由手腕勞損、外傷、勞累壓迫神經導致的麻木, 需要做個肌電圖的檢查。

第三, 椎動脈型頸椎病。 症狀多為頭昏、眩暈、甚至摔倒;有時出現噁心、嘔吐、視物不清、耳鳴、耳聾。 常表現為一轉頭眼睛黑一下, 一低頭也黑一下。 這時候就需要做個核磁或者開口位的片子, 最好再做一個腦血管超聲, 看椎動脈的情況, 從而判斷是否患上椎動脈型頸椎病。

不少年輕人也會出現頭暈、迷糊的情況, 例如一起床暈一下,蹲下再站起來也暈一下,特別是體質較弱的女孩子,可能是由於節食低血糖造成的頭暈,而非頸椎病,需要注意區分。另外,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震。如果您無法鑒別頭暈的原因,可以到醫院去接受下檢查,看看屬於頸性眩暈,還是耳源性眩暈,還是體位型眩暈。

第四,交感型頸椎病,症狀較複雜,常見有偏頭痛、枕後痛;或有視物不清,畏光、流淚、眼球發脹、眼皮抬不起來;或有耳鳴、聽力障礙、面部發麻等。

第五,脊髓型頸椎病,症狀多數發病緩慢,不容易發現,常常表現為,感覺在踩棉花,走路腳底沒根,下肢發麻、行走不穩,軀幹有緊束感等。也會有上肢症狀,例如手部發麻或活動不靈等。

這些就是頸椎病的主要類型,還有混合型,就是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症狀同時出現。

想要獲得更多名醫科普知識,

參與名醫大咖的線上直播問診,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人民好醫生”用戶端

關鍵字: 頸椎的作用頭暈、手麻、踩棉花等症狀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自查方法 理療、拔罐、針灸、推拿等治療手段日常保養

問:頸椎病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馬彥旭: 頸椎病對生活品質和工作品質影響很大,甚至影響到情緒和心理健康。骨科的病人如果病程長,疼痛反復,常常同時經受著疼、麻、酸、脹、木的“多面夾擊”。但是,大家也不要有很大的心理負擔,因為針對頸椎病的各個時期,都可以對症治療。早期的頸椎病通過康復是可以痊癒的,因此,出現症狀儘早就醫,不要拖著,該檢查就檢查,讓醫生給您一個最佳的治療方案。

問: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頸椎病?

馬彥旭: 從專業角度來說,頸椎病形成無外乎兩大情況:內因和外因。由於頸椎間盤老處於不均勻的擠壓、退變,形成椎間不穩。正常人的頸椎從20歲開始退變,只是有人退變得快,有人退變的慢。理論上說,頸椎病的發病年齡應該在36-40歲,但是這些年,頸椎病的發病年齡提前到30歲左右。

在地鐵、公車上,幾乎人人抱著手機、平板電腦看,在這種晃來晃去的狀態下長時間低著頭,對頸椎的損傷特別大。坐車、坐地鐵的時候,脖子最怕遭遇緊急拉伸。所以坐車別打瞌睡,人處於睡眠狀態時頸椎比較脆弱,如遇到急刹車,頸椎極易受到損傷、錯位,嚴重時還會損害神經。特別是有頸椎病的人,坐車帶上頸枕或者頸托。

平時也要注意頸椎保暖,頸椎如果長期受涼容易導致頸背肌的痙攣,容易導致頸椎病。長期用電腦的人,平時多注意坐姿要端正,不要弓著腰,伸著腦袋,頸椎也會跟著疲勞酸疼。也不要久坐不起,要經常走動,避免長時間頸椎沒有得到活動。另外,還需要強調的就是情緒問題,人在生氣起急的時候,脖子發硬,周圍的肌肉會緊張,所謂“臉紅脖子粗”讓頸椎壓力增大,也會造成頸椎病的情況。

生活中,還有不少人喜歡讓按摩師側扳脖子,“享受”脖子發出的哢哢聲響。人體的關節就好比老房子的榫卯,如果老搬來搬去,“榫卯”磨平了,頸椎就更不穩了。這種突發的頸部被動活動可能會造成韌帶、肌肉、骨質的損傷,加重疼痛,也可能因椎動脈的突然阻斷使腦部缺血產生眩暈甚至昏厥。

想要獲得更多名醫科普知識,

參與名醫大咖的線上直播問診,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人民好醫生”用戶端

關鍵字: 頸椎的作用頭暈、手麻、踩棉花等症狀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自查方法 理療、拔罐、針灸、推拿等治療手段日常保養

問:得了頸椎病怎麼辦,如何科學地治療?

馬彥旭: 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性治療、牽引治療、藥物治療、使用肢具,如頸托,以及一般治療,比如說針灸、按摩、拔罐。不少朋友都聽說過物理治療,在很多醫院、社區診所都有開設,內容包括電療、紅外線照射、熱療等方法。做過理療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療時會舒服一點,不做後又會和從前一樣,對於疾病早期效果還可以,但是對於病史長或症狀嚴重的患者來說效果不明顯。

藥物治療,包括西藥、中藥的治療,外用藥的治療。例如在急性期,頸肩部疼痛加劇很嚴重,甚至往胳膊上放散的時期,常用一些鎮痛消炎藥來消除水腫,嚴重時還需要輸液,甚至使用少量激素。通常,三五天急性期就故去了,這時候可以遵醫囑做理療、熱敷和手法治療來緩解症狀。到康復期的時候,如果有症狀還可以再繼續做一些一般性的治療,包括間斷性的拔罐,一周兩到三次的手法治療、針灸治療,直到症狀基本消失,然後到康復期的時候進行功能鍛煉。

需要注意的是,牽引治療時患者應該和醫生多多溝通,從四五公斤起步,及時調整重量。牽引的時間一般來說不要超過20分鐘,因為牽引過程中對頸椎的肌肉是一種牽拉,牽拉的時間過長次數過多,時間過長頸部肌肉就會鬆馳,鬆馳以後會導致頸椎失穩,人為的造成失穩。

想要獲得更多名醫科普知識,

參與名醫大咖的線上直播問診,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人民好醫生”用戶端

關鍵字: 頸椎的作用頭暈、手麻、踩棉花等症狀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自查方法 理療、拔罐、針灸、推拿等治療手段日常保養

問:在生活當中有沒有一些小妙招可以緩解頸椎的疲勞?

馬彥旭: “抬頭做人”動作要領是,把頭抬起來,千萬不要過仰,仰30-40度合適。仰頭擴胸保持20-30秒,就足以把你一小時的勞累解除了。再有就是做一下向後的肩繞環動作,可以緩解肩背的酸痛。動作可以拆分來做,先聳肩,然後放鬆,向後環肩,再放鬆,如此迴圈五組。還有一個頸椎操,是利用頭部和手部做對抗,來提高頸部肌肉的力量,從而增強頸椎的穩定性。

平時也要注意頸椎保暖,別受涼,中醫有個詞叫虛邪賊風,指的是一切不正常的氣候變化和有害於人體的外界致病因素。如果感覺頸部受涼,可以適當做做熱敷、戴個圍巾、脖套來保暖。

想要獲得更多名醫科普知識,

參與名醫大咖的線上直播問診,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人民好醫生”用戶端

例如一起床暈一下,蹲下再站起來也暈一下,特別是體質較弱的女孩子,可能是由於節食低血糖造成的頭暈,而非頸椎病,需要注意區分。另外,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震。如果您無法鑒別頭暈的原因,可以到醫院去接受下檢查,看看屬於頸性眩暈,還是耳源性眩暈,還是體位型眩暈。

第四,交感型頸椎病,症狀較複雜,常見有偏頭痛、枕後痛;或有視物不清,畏光、流淚、眼球發脹、眼皮抬不起來;或有耳鳴、聽力障礙、面部發麻等。

第五,脊髓型頸椎病,症狀多數發病緩慢,不容易發現,常常表現為,感覺在踩棉花,走路腳底沒根,下肢發麻、行走不穩,軀幹有緊束感等。也會有上肢症狀,例如手部發麻或活動不靈等。

這些就是頸椎病的主要類型,還有混合型,就是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症狀同時出現。

想要獲得更多名醫科普知識,

參與名醫大咖的線上直播問診,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人民好醫生”用戶端

關鍵字: 頸椎的作用頭暈、手麻、踩棉花等症狀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自查方法 理療、拔罐、針灸、推拿等治療手段日常保養

問:頸椎病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馬彥旭: 頸椎病對生活品質和工作品質影響很大,甚至影響到情緒和心理健康。骨科的病人如果病程長,疼痛反復,常常同時經受著疼、麻、酸、脹、木的“多面夾擊”。但是,大家也不要有很大的心理負擔,因為針對頸椎病的各個時期,都可以對症治療。早期的頸椎病通過康復是可以痊癒的,因此,出現症狀儘早就醫,不要拖著,該檢查就檢查,讓醫生給您一個最佳的治療方案。

問: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頸椎病?

馬彥旭: 從專業角度來說,頸椎病形成無外乎兩大情況:內因和外因。由於頸椎間盤老處於不均勻的擠壓、退變,形成椎間不穩。正常人的頸椎從20歲開始退變,只是有人退變得快,有人退變的慢。理論上說,頸椎病的發病年齡應該在36-40歲,但是這些年,頸椎病的發病年齡提前到30歲左右。

在地鐵、公車上,幾乎人人抱著手機、平板電腦看,在這種晃來晃去的狀態下長時間低著頭,對頸椎的損傷特別大。坐車、坐地鐵的時候,脖子最怕遭遇緊急拉伸。所以坐車別打瞌睡,人處於睡眠狀態時頸椎比較脆弱,如遇到急刹車,頸椎極易受到損傷、錯位,嚴重時還會損害神經。特別是有頸椎病的人,坐車帶上頸枕或者頸托。

平時也要注意頸椎保暖,頸椎如果長期受涼容易導致頸背肌的痙攣,容易導致頸椎病。長期用電腦的人,平時多注意坐姿要端正,不要弓著腰,伸著腦袋,頸椎也會跟著疲勞酸疼。也不要久坐不起,要經常走動,避免長時間頸椎沒有得到活動。另外,還需要強調的就是情緒問題,人在生氣起急的時候,脖子發硬,周圍的肌肉會緊張,所謂“臉紅脖子粗”讓頸椎壓力增大,也會造成頸椎病的情況。

生活中,還有不少人喜歡讓按摩師側扳脖子,“享受”脖子發出的哢哢聲響。人體的關節就好比老房子的榫卯,如果老搬來搬去,“榫卯”磨平了,頸椎就更不穩了。這種突發的頸部被動活動可能會造成韌帶、肌肉、骨質的損傷,加重疼痛,也可能因椎動脈的突然阻斷使腦部缺血產生眩暈甚至昏厥。

想要獲得更多名醫科普知識,

參與名醫大咖的線上直播問診,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人民好醫生”用戶端

關鍵字: 頸椎的作用頭暈、手麻、踩棉花等症狀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自查方法 理療、拔罐、針灸、推拿等治療手段日常保養

問:得了頸椎病怎麼辦,如何科學地治療?

馬彥旭: 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性治療、牽引治療、藥物治療、使用肢具,如頸托,以及一般治療,比如說針灸、按摩、拔罐。不少朋友都聽說過物理治療,在很多醫院、社區診所都有開設,內容包括電療、紅外線照射、熱療等方法。做過理療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療時會舒服一點,不做後又會和從前一樣,對於疾病早期效果還可以,但是對於病史長或症狀嚴重的患者來說效果不明顯。

藥物治療,包括西藥、中藥的治療,外用藥的治療。例如在急性期,頸肩部疼痛加劇很嚴重,甚至往胳膊上放散的時期,常用一些鎮痛消炎藥來消除水腫,嚴重時還需要輸液,甚至使用少量激素。通常,三五天急性期就故去了,這時候可以遵醫囑做理療、熱敷和手法治療來緩解症狀。到康復期的時候,如果有症狀還可以再繼續做一些一般性的治療,包括間斷性的拔罐,一周兩到三次的手法治療、針灸治療,直到症狀基本消失,然後到康復期的時候進行功能鍛煉。

需要注意的是,牽引治療時患者應該和醫生多多溝通,從四五公斤起步,及時調整重量。牽引的時間一般來說不要超過20分鐘,因為牽引過程中對頸椎的肌肉是一種牽拉,牽拉的時間過長次數過多,時間過長頸部肌肉就會鬆馳,鬆馳以後會導致頸椎失穩,人為的造成失穩。

想要獲得更多名醫科普知識,

參與名醫大咖的線上直播問診,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人民好醫生”用戶端

關鍵字: 頸椎的作用頭暈、手麻、踩棉花等症狀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自查方法 理療、拔罐、針灸、推拿等治療手段日常保養

問:在生活當中有沒有一些小妙招可以緩解頸椎的疲勞?

馬彥旭: “抬頭做人”動作要領是,把頭抬起來,千萬不要過仰,仰30-40度合適。仰頭擴胸保持20-30秒,就足以把你一小時的勞累解除了。再有就是做一下向後的肩繞環動作,可以緩解肩背的酸痛。動作可以拆分來做,先聳肩,然後放鬆,向後環肩,再放鬆,如此迴圈五組。還有一個頸椎操,是利用頭部和手部做對抗,來提高頸部肌肉的力量,從而增強頸椎的穩定性。

平時也要注意頸椎保暖,別受涼,中醫有個詞叫虛邪賊風,指的是一切不正常的氣候變化和有害於人體的外界致病因素。如果感覺頸部受涼,可以適當做做熱敷、戴個圍巾、脖套來保暖。

想要獲得更多名醫科普知識,

參與名醫大咖的線上直播問診,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人民好醫生”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