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無漏子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Wú Lòu Zǐ

【別名】海棗(《南方草木狀》), 波斯棗(《本草拾遺》), 番棗(《嶺表錄異》), 千年棗(《開寶本草》), 金果、苦魯麻棗、萬年棗(《輟耕錄)), 萬歲棗(《大明一統志》), 紫京(《南越筆記》), 無漏果(《綱目拾遺》), 棗椰子(《中國樹木分類學》)。

【來源】為棕桐科植物海棗的果實。

【原形態】

海棗, 又名:窟莽樹(《酉陽雜俎》), 海棕木(《嶺表錄異》), 鳳尾蕉(《轅耕錄》)。

常綠大喬木, 高可達17~33米, 基部常有根蘖叢生。 葉羽狀, 甚長, 堅韌, 向上為拱形, 略現灰白色;羽片有隆起背棱, 先端尖銳而堅韌, 下方羽片變為針刺。 花雌雄異株, 為分枝肉穗花序, 伸出于葉叢間;萼杯狀, 有3齒,

亦常具三棱;花瓣3, 雄花為長橢圓形;鑷合狀, 雌花為圓形, 覆瓦狀.通常長不及萼長之2倍;雄蕊6;心皮3, 分離。 果實圓筒狀, 長3~6釐米, 其形似棗;中有一核, 有深長溝。

【生境分佈】分佈非洲及小亞細亞一帶, 今熱帶廣事栽培;我國南部亦有。

【性味】《本草拾遺》:味甘, 溫, 無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遺》:主溫中益氣, 除痰嗽, 補虛損。

②《海藥本草》:消食, 止咳嗽。 虛羸。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