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不能吃什麼食物 心臟病人要注意控制飲食
心臟病不宜多吃罐裝飲料和冷飲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罐裝飲料品種繁多,
不少飲料的成分主要是糖或糖精、香料、色素和水,
營養卻常不足。
冷飲也是孩子們都喜歡吃的,
但大手術後患兒的消化器官尚處於恢復調整階段,
這時患兒的消化功能往往較弱。
過冷的食物進入胃內會刺激胃粘膜血管收縮、胃液分泌減少,
影響食物在胃腸道內的消化過程;同時也會減弱消化道的殺菌能力,
導致胃腸道發生感染性疾病。
心臟病不宜多吃巧克力等甜食
心臟手術之後, 當小兒不願意吃飯時, 不少家長喜歡塞巧克力給小兒吃, 以為這樣可以保證營養。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糖, 熱量很高, 但所含的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與小兒的正常須要量相差很大。 多吃巧克力易造成小兒消化不良、大便秘結、食欲減退。 同時巧克力含有咖啡因等成分, 食用過多不僅會使小兒過渡興奮、影響休息,
心臟病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
鹽的主要成分是鈉和氯, 而鈉在人體內具有“水化”組織的作用, 體內的鈉和氯大部分都是從尿中排出的。 而血液中鈉離子濃渡過高會引起體內大量水分的瀦留,
心臟病應限蛋白質和熱能攝入
每日總熱能分4~5次攝入,
以減少餐後胃腸過度充盈及橫膈抬高,
避免心臟工作量增加。
晚飯應早些吃,
宜清淡,
晚飯後不進或少進任何食品和水分;心力衰竭時,
每日蛋白質可控制在25~30克,
熱能600千卡;2~3日後,
蛋白質可加至40~50克,
熱能1000~1500千卡。
病情好轉後漸增蛋白質和熱能,
但不宜太高,
以免增加心臟的負荷。
心臟病患者的飲食原則
少食
就是限制進食的數量和種類。
心臟病人多半體重超重,
因此應有意識地控制每日熱量攝取量,
減輕體重。
建議每次進食不宜過飽,
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引發心臟病發作。
此外還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過涼過熱的食物,
以減輕胃腸刺激。
少脂
儘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 如油類、肥肉類食品, 動物內臟等。 過多的脂肪可以造成肥胖、高血脂, 長期高血脂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 因此, 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 膽固醇含量多少直接影響人體健康, 過高會發生冠心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 應適當加以控制。
少鹽
吃鹽過多,
會導致鈉水瀦留,
增加血容量,
加重心臟負擔,
對預防心臟病不利,
因此每日食鹽量最好不要超過6克。
多補充膳食纖維素
膳食纖維素是一種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物質,
但它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
減少膽固醇在體內生成,
有利於冠心病的防治。
纖維素主要存在於蔬菜中,
以竹筍、梅乾菜、芹菜、韭菜為代表,
糧食作物中以黃豆、燕麥含量較多。
國內認為,
每天纖維素應吃15~30克左右,
才能滿足需要。
據國外報導,
如每天攝入26克纖維素,就可降低女性患心臟病的危險,同時心肌梗塞的危險也相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