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峨嵋藥植》
【拼音名】Yì Pí Cǎo
【英文名】All grass of Contorrti Lepisorus, Contorted Lepisorus
【別名】小肺筋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扭瓦韋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pisorus contortus(Christ) Ching[Polypodium contortum Christ]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連根莖拔起, 去泥沙洗淨, 曬乾。
【原形態】植株高10-30cm。 根莖橫生, 密被褐棕色、卵狀披針形鱗片, 邊緣有疏齒。 葉近生;有短柄, 長1-2cm, 以關節著生於根莖上;葉片革質, 線狀披針形, 向兩端漸尖, 寬5-10mm, 幹後反卷或捲曲, 沿中脈兩側偶有1-2鱗片;葉脈不明顯。 孢子囊群大, 長圓形, 背生於中脈和葉邊之間, 成熟時密接或多少匯合, 幼時有盾狀隔絲覆蓋。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400-3600m的山地石上或樹幹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陝西、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化學成份】含三萜皂甙。
【性味】微寒;微苦
【歸經】心;肝經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熱解毒。 主燙火傷;化膿感染;熱澀淋痛;咽喉腫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外用:適量, 搗敷。
【各家論述】
1.《峨嵋藥植》:浸酒服, 治跌打損傷。
2.《藏醫常用藥物的研究》:生肌, 解熱毒。 內服治內傷及外傷有膿, 外用能治湯火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