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先天性失明能治好嗎

由於基因的突變, 很多小孩子在出生的時候, 就無法看到這個美麗的世界的一花一草, 更加重要的是無法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的樣子, 這對於先天性失明的孩子來說是非常殘忍的事情。 對於先天性失明這種症狀能否治療好是每一位失明患者的夢想, 所以我們可以來瞭解下文對於先天性失明的治療介紹, 讓你們更加瞭解它的治療方法。

讓變異基因和異常表達基因變為正常基因和正常表達基因, 就可以從根本上治癒遺傳疾病, 這就是基因療法(gene therapy)的基本思路。 先天性失明是一種遺傳病, 患者在出生時沒有或基本沒有視力。 由於無藥可治, 他們終身與黑暗為伴。 僅美國就有15萬餘人受此疾病的折磨。 研究揭示, 導致先天性失明的根源在於:患者體內的某些負責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的基因, 不能正常行使職責, 它們發生了突變! 能否採用基因工程技術,

將正常外源基因及其調控順序, 導入該基因已發生突變而呈缺陷的先天性失明者體內, 並使導入的基因正常發揮作用, 以糾正或改善盲人體內缺陷基因所引起的致病症狀呢?

研究人員在一項最新研究中, 選擇3只先天性失明小狗作為基因治療的實驗物件,

這些小狗由於RPE56基因發生突變而失明。 用基因療法幫助一群先天性失明的小狗見到光明, 這是前所未有的成果, 它為成千上萬先天性失明患者和他們的家人帶來了希望。 研究人員用作基因治療的“基因藥物”, 是由佛羅里達大學科學家改造過的攜帶正常RPE56基因的病毒。 這些病毒充當“渡船”, 將正常基因送到失明小狗的視網膜細胞裡。

研究人員先在小狗左眼遠離視網膜的地方直接注射了RPE56基因, 但沒有效果。 隨後, 他們又將病毒攜帶的含有正常RPE56基因的基因藥物“注射”到其右眼視網膜後非常接近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地方, 這是RPE56基因發生作用之處。 不久, 3只小狗的右眼全部恢復了視力。

研究人員拍攝的錄影顯示, 治療後的小狗能夠在堆著障礙物的房間裡行走, 但當障礙物放在它們的左側時, 他們會撞上去。

研究人員對小狗視網膜所作的電子檢測表明, 其視網膜呈正常狀態;瞳孔反應也表明眼睛和大腦之間的神經聯繫是相通的,

這是真正有視覺的表現。 這個技術也曾在小鼠身上成功地實驗過, 但在小狗身上所作的實驗, 是第一次用於大型哺乳類動物。 該研究成果刊登在今年5月出版的《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科學家表示, 這項基因療法為治療先天性失明帶來了希望, 但何時能進行臨床試驗還是個問題。 因為, 這類試驗只有在新生兒和12歲以下的兒童身上進行效果最佳, 而用兒童作臨床試驗則受多方因素制約。 科學家目前還在研究基因如何相互作用, 以及改變一個基因會對其他基因造成什麼影響。 美國科學家用基因療法幫助3只先天性失明的小狗見到了光明。 據認為, 這一前所未有的成果, 為成千上萬先天性失明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