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孩子撒謊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動機(1)

目錄:

第一章:孩子撒謊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動機

第二章:父母到底該不該打孩子

第三章:80後父母要怎樣教育孩子

編者按:孩子撒謊是每個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 這個問題也讓很多的家長苦惱不已, 孩子撒謊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動機呢?孩子撒謊該不該打孩子呢?80後父母要怎樣教育孩子?

孩子撒謊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動機

幾乎沒有一個孩子沒在父母面前撒過謊的, 只是多與少的區別而已。 撒謊真是道德品質問題嗎?真的不可饒恕嗎?這撒謊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動機呢?又該如何看待呢?

現象一

寬寬(3歲半)和曉東兩小孩兒在說著什麼,

寬寬媽湊了過去。 只見寬寬煞有介事地對曉東說:“我爸是員警, 昨天他從公安局拿回來一支真槍.我一把拿來就開了一槍:把家裡的小狗打死了!”“你說謊不可能!”媽媽覺得好笑, 問寬寬為什麼要把沒有的事說成有, 寬寬做了個鬼臉, 跑了。 媽媽發現這段時間寬寬老撒謊, 淨說一些子虛無有的事。

行為解讀

寬寬這種行為不能說是撒謊行為, 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分不清什麼是想像, 什麼是現實。 這是孩子源于對人和事的一種嚮往、敬慕和幻想。 寬寬平時很佩服當員警的爸爸:在寬寬眼裡能抓罪犯是了不起的英雄。 寬寬也不明白這是不是撒謊, 他只是為了表達的需要, 在嚮往(對員警職業的嚮往)中展開豐富的想像(想像自己用槍打死了狗,

自己也是英雄)。 所以, 這不能斷定為撒謊。

如何看待

這種把真實與想像、理想與幻想混淆, 不知說謊為何物的現象是有階段性的, 也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隨著孩子生活經驗的豐富, 認知水準的提高, 這種情況會漸漸消失。 家長不要把孩子的這種行為定為”撒謊”, 因此不要大加批評孩子, 給孩子貼上撒謊的標籤。

參考做法

遇到孩子撒這樣的“彌天大謊”時, 我的做法是參與到孩子的“撒謊”遊戲中來, 順勢利導, 和孩子一起通過語言來把想像遊戲進行到底。 這正好是個挖掘孩子想像力的大好時機呢。 因為我知道這不是真正的撒謊。 (麗麗家長)

現象二

歡歡想要偉偉手中的小飛車玩,

可偉偉不肯, 歡歡很生氣, 就一把搶了過來。 畢竟偉偉力氣大, 歡歡沒搶到, 歡歡很鬱悶。 過了一會, 歡歡說:“我家有一個神奇的機器貓, 很好玩。 還有太空小鬥士!電動娃娃………真的嗎?那有沒有遙控飛車?”“有的。 ”“那你明天拿來給我玩, 我就給你玩小飛車。 ”“好。 ”於是偉偉把自己的寶貝讓給歡歡玩。 第二天偉偉打電話向歡歡要遙控飛車。 歡歡回答說:“沒有。 ”“你昨天不是說了有嗎7”“那是騙你的。 ”“你是個騙子, 我再也不和你玩了!”兩個小傢伙就在電話裡宣告友誼“破產”了。

行為解讀

歡歡渴望得到對方的玩具, 就不惜謊稱自己有很多玩具, 以取悅對方, 達到目的。 小小年紀就有了不尋常的交際“手腕”。 孩子渴望擁有自己所沒有的東西, 滿足玩的欲望,

同時也激發了他小小的自尊心你有好玩的, 我還有更好玩的呢, 看你給不給我玩你的玩具。 因為孩子沒有更多的社會經驗, 也不知道這種行為是對是錯, 就用這種說謊的行為來達成自己的願望。

如何看待

家長要觀察和瞭解孩子的心理, 懂得孩子的需求, 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 適當滿足孩子的願望。 並引導孩子採用禮貌而文明的行為, 通過正當的手段獲取所要的東西。 教孩子在和同伴交往中如何與人協商、合作等溝通技巧。

參考做法

遇到這種情況, 我會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 會失去人家對你的信任, 失去友誼:“這種做法不好哦.你說過了的話人家當真了, 以為你真有這玩具呢, 這樣讓小朋友有受騙的感覺。

多不舒服啊!這和搶別人玩具玩沒什麼兩樣的。 “我還會告訴他具體的溝通技巧:1、稱讚對方的玩具多漂亮, 多好玩, 對方多會玩, 讓對方高興。 2、禮貌地與對方協商.“你手裡的玩具能讓我玩一會嗎?你幫我看看我是不是會玩?不然你教我?”如果對方同意了, 就成功了, 如果對方不同意, 就再想其他辦法。 比如, 想出一些好點子, 和他一起玩這個玩具。 (月月家長)

現象三

媽媽發現麗琴(7歲)很會來事兒。 比如隔壁阿姨來家中借一樣東西, 還沒等媽媽開口, 麗琴就說我家沒有, 弄得媽媽很尷尬。 媽媽想, 這孩子怎麼這麼自私啊?帶她一起上街買東西, 媽媽在和店主講價錢, 麗琴對店主說:“阿姨, 我媽下崗了, 沒工作了, 我媽沒錢!你要便宜點。

”在醫院當醫師的媽媽差點氣暈。

行為解讀

經瞭解得知, 媽媽在家也經常有撒謊行為, 言語知事實不符。 比如人家打電話找媽媽, 媽媽要孩子去接, 並說:“你就告訴她我不在。 ”媽媽要出門去跳舞, 怕孩子纏著不讓去, 就騙孩子說, “媽媽今晚要去醫院加班。 ”

如何看待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言傳身教的作用是巨大的。 父母愛撒謊, 孩子也會很快學會, 並且認為撒謊是正常的。 麗琴撒謊技術的高超, 和父母的言行很有關係。 要讓孩子不撒謊, 首先父母不能教孩子撒謊, 也不應該對孩子撒謊, 家庭成員之間應該互相信任。

參考做法

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為難的事, 比如有應酬, 答應也不是, 不答應也不是。 具體該如何措辭, 這本是大人自己的事, 就算要做,也要避免孩子在場,至少不能讓孩子來替你擋箭。因為孩子還小,還不能明辨是非曲直,不懂人情世故和複雜事情。而孩子以為父母可以這樣撒謊,我也可以被允許撒謊!另外有一種情況是生活中特定時候需要善意的謊言,這時應該向孩子解釋清楚自己善意的謊言動機,這樣孩子才不會誤讀。(明明家長)

現象四

樂樂媽對樂樂管教很嚴,期望也高。媽,媽過問他的學習時,撒謊不斷。比如問他週末是否佈置了作業,樂樂說沒有。單元測驗考過了,他說沒考;考數學考了75分,他說考了90分,在班上是第8名其實是第20多名。媽媽到學校去瞭解,才知道樂樂謊話連篇。回家後媽媽狠狠把樂樂打了一頓,樂樂哭著說表示以後再也不撒謊了。可過後又故伎重演,沒有一點起色。

行為解讀

家長對孩子太嚴格,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只好用撒謊來自保,以躲避父母的打罵。這是一種為了保護自己不受身心傷害的自我防禦心理,當孩子知道自己表現不佳,會讓父母生氣時,寧可心存僥倖,“鋌而走險”,繼續撒謊,以躲避“災難”。而撒謊多了:可能就固化為一種習慣了,以後不想撒謊都不由自己了,可謂“出口成謊”。

如何看待

這種撒謊是父母逼出來的。改變教育觀念才是杜絕孩子撒謊的根源。對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設定的期望值要接近孩子眼下的學習能力和水準,期望和要求太高了,孩子跳起來也夠不著“果子”,知道會讓父母失望自然會用撒謊來保護自己。對孩子也不能管理得太嚴,限制過多,把自己放在司令官或命令者的位置,只能使孩子怕你而躲你!進而撒謊。

參考做法

我孩子也有類似的撒謊行為。當孩子撒謊後,我忍住了沒發火,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先反省自己。和孩子談一次心,問孩子為什麼要對我撒謊,孩子說怕我罵.我說我有這麼可怕嗎?孩子沉默了一會,點了點頭。我又說,媽媽喜歡聽你說真話,哪怕說出的事實真相是不好的,我保證今後不再罵你。為了讓孩子相信我的誠意,我特意寫了一份保證書,大意是:只要你說真話,不撒謊,我一定不批評指責,請相信媽媽一回。我的誠意終於換來了孩子的信任,從此以後再也沒在我面前撒謊了。親子之間衝突沒有了:關係也越來越好了:事情會有這麼好的收效,當然是我自己改變了以前的教育方式。(蘭蘭家長)

現象五

吳女士和丈夫工作都很忙,一周才回家一次。和女兒英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好在英子聽話、乖巧、懂事,讓他們省心不少。但吳女士最近發現英子愛撒謊。前幾天她說在幼稚園被老師表揚了,因為繪畫畫得好,給她發了一個獎品,全班只有她一人得獎。昊女士立即表揚了英子。這幾天英子又說,老師佈置的作業只要求寫5個字,我寫了20個字,媽媽想看,英子說交給老師了。媽媽當時很開心,後來才發現是英子說謊。吳女士實在想不通英子為什麼要這樣做。

行為解讀

被父母忽視了的親子間親密接觸的家庭中,孩子從父母那兒得到的關愛較少,因而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賞識,為了做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形象,就用編造的謊言來取悅父母,以滿足被關注、被賞識的需要。比如只要英子一說謊,父母就關注孩子,表揚孩子,於是父母的開心成了她的強化物,強化了說謊行為。

如何看待

其實英子是在暗示父母她需要情感上的關愛,需要親情的享受,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的心理需要。單純地抓住說謊行為大做文章,並沒有探究行為背後隱藏的動機是什麼。因此,家長要學會從行為中探究原因和動機,找對了、找准了,孩子的不良行為也就不存在了。

參考做法

多給孩子關愛,夫妻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孩子是渴望被賞識、被關注的。美國有個故事叫《爸爸我能買你一小時嗎?》,可見孩子的親情需要是多麼的渴望。給孩子足夠的賞識和贊許,給孩子足夠的情感關愛,孩子就用不著使用謊話來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表揚。(小米家長)

父母到底該不該打孩子

對於“該不該打孩子”這個問題,我認為在必要的時候偶爾為之,還是可行的。當然,在打孩子的時候,我也要給大家提幾個小建議。

一、必須在孩子犯了錯誤、怎麼講道理都不管用的時候,才可以考慮“打”的方法,切記不要頻繁,否則打皮了就不管用了。

二、打孩子一定要掌握分寸,注意把握輕重和部位,打到皮肉有一定的痛感就可以了,千萬不要過度,更不可用皮鞭、棍子等,以防意外傷害。在非打不可時,打幾下手心或輕拍幾下屁股就行了,既達到了疼痛處罰的目的,又比較安全。

三、父母雙方一定要默契配合,不要一個打一個護,也不要父母兩個人全部聲色俱厲,否則會讓孩子覺得父母都不愛他了,至少要保留一個理解和瞭解孩子的人,來開導他的錯誤行為。

總之,為了孩子的將來,讓他適當受點皮肉之苦,還是有好處的。

80後父母要怎樣教育孩子

幼兒怎樣教80後家長很迷惑

“從‘獨生子女’到‘為人父母’,80後角色正在悄悄轉變。 ”

進入“獨帶獨”時代,80後家長在孩子教育上面臨的一大困惑就是教育理念上的衝突。80後家長都十分年輕,看上去就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完全不會給人明顯的父母與子女間的感覺。

此外,80後家長學歷普遍較高,對孩子教育常有自己的見解,但他們工作壓力比較大,帶孩子的時間非常少,這樣新的幼稚教育問題隨之而來。專家建議80後家長應定期學習先進的國際幼稚教育理念,探索該怎麼更好地去和孩子相處,怎麼去教育孩子。

80後家長Ada從小受過西方教育,讚賞自由開放、創造思維的西方教育模式。女兒樂樂進入幼稚園之後,她的枕邊書變成了勞倫斯·科恩的《PlayfulParenting》以及阿黛爾·法伯的《How toTalkSoKidsWillListen》。同時,她定期參加了GPST-PT 國際幼兒教師課程。學習能充分滿足2-6歲的幼稚教育所需專業幼教知識,樹立科學的時尚育兒理念。在她看來,育兒應當是家長和幼稚園雙方的事情,缺一不可。

幼兒怎樣教,幼兒教師該補課

“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教育理念。 ”

幼兒教學是一項非常專業化的工作,只有接受過專業的系統化教育與培訓的人員才能夠勝任這項艱巨的工作,特別是當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兒教師角色,也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匠型”教師,而是現代意義上的“專業型”教師。

幼稚園應逐漸打破傳統思維推出創新舉措,比如安排靈活的接送時間、多開展親子互動活動、舉辦親子野外生存互助活動等。當然這樣也就意味著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一顆足夠包容的心外,還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教育理念。

針對這一現狀,GPST-PT國際幼兒教師認證引進國際領先的教育理念,科學有效地開發幼兒潛能。如通過引進歐美教育心理學概念——“心情教育”,讓學員學會關注孩子的情緒、情感、興趣、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幫助孩子建立成功感,從而讓孩子有表達的意願,並對幼稚園生活產生嚮往。這樣,小孩子上幼稚園不再是一種痛苦。

孩子的撒謊行為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一要看撒謊的年齡,二要看撒謊的性質,不能一見撒謊就一律判定為道德品質出了問題,上升到思想道德的高度,也不能一見撒謊就暴跳如雷,給孩子一頓教訓。首先要學會從撒謊的行為背後探尋動機,找到了行為的動機,再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沒有錯,這樣才能消除根源,同時也要講究教育的方法和技巧,這樣的有智慧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

結語:孩子撒謊或多或少都是有其原因的,做父母的不要不問清緣由就教訓孩子,這樣並不利於改正孩子說謊的習慣,平時要多說鼓勵孩子的話。(文章原載于《健康博覽》,刊號:2012年第04期,作者:醉梅,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就算要做,也要避免孩子在場,至少不能讓孩子來替你擋箭。因為孩子還小,還不能明辨是非曲直,不懂人情世故和複雜事情。而孩子以為父母可以這樣撒謊,我也可以被允許撒謊!另外有一種情況是生活中特定時候需要善意的謊言,這時應該向孩子解釋清楚自己善意的謊言動機,這樣孩子才不會誤讀。(明明家長)

現象四

樂樂媽對樂樂管教很嚴,期望也高。媽,媽過問他的學習時,撒謊不斷。比如問他週末是否佈置了作業,樂樂說沒有。單元測驗考過了,他說沒考;考數學考了75分,他說考了90分,在班上是第8名其實是第20多名。媽媽到學校去瞭解,才知道樂樂謊話連篇。回家後媽媽狠狠把樂樂打了一頓,樂樂哭著說表示以後再也不撒謊了。可過後又故伎重演,沒有一點起色。

行為解讀

家長對孩子太嚴格,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只好用撒謊來自保,以躲避父母的打罵。這是一種為了保護自己不受身心傷害的自我防禦心理,當孩子知道自己表現不佳,會讓父母生氣時,寧可心存僥倖,“鋌而走險”,繼續撒謊,以躲避“災難”。而撒謊多了:可能就固化為一種習慣了,以後不想撒謊都不由自己了,可謂“出口成謊”。

如何看待

這種撒謊是父母逼出來的。改變教育觀念才是杜絕孩子撒謊的根源。對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設定的期望值要接近孩子眼下的學習能力和水準,期望和要求太高了,孩子跳起來也夠不著“果子”,知道會讓父母失望自然會用撒謊來保護自己。對孩子也不能管理得太嚴,限制過多,把自己放在司令官或命令者的位置,只能使孩子怕你而躲你!進而撒謊。

參考做法

我孩子也有類似的撒謊行為。當孩子撒謊後,我忍住了沒發火,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先反省自己。和孩子談一次心,問孩子為什麼要對我撒謊,孩子說怕我罵.我說我有這麼可怕嗎?孩子沉默了一會,點了點頭。我又說,媽媽喜歡聽你說真話,哪怕說出的事實真相是不好的,我保證今後不再罵你。為了讓孩子相信我的誠意,我特意寫了一份保證書,大意是:只要你說真話,不撒謊,我一定不批評指責,請相信媽媽一回。我的誠意終於換來了孩子的信任,從此以後再也沒在我面前撒謊了。親子之間衝突沒有了:關係也越來越好了:事情會有這麼好的收效,當然是我自己改變了以前的教育方式。(蘭蘭家長)

現象五

吳女士和丈夫工作都很忙,一周才回家一次。和女兒英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好在英子聽話、乖巧、懂事,讓他們省心不少。但吳女士最近發現英子愛撒謊。前幾天她說在幼稚園被老師表揚了,因為繪畫畫得好,給她發了一個獎品,全班只有她一人得獎。昊女士立即表揚了英子。這幾天英子又說,老師佈置的作業只要求寫5個字,我寫了20個字,媽媽想看,英子說交給老師了。媽媽當時很開心,後來才發現是英子說謊。吳女士實在想不通英子為什麼要這樣做。

行為解讀

被父母忽視了的親子間親密接觸的家庭中,孩子從父母那兒得到的關愛較少,因而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賞識,為了做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形象,就用編造的謊言來取悅父母,以滿足被關注、被賞識的需要。比如只要英子一說謊,父母就關注孩子,表揚孩子,於是父母的開心成了她的強化物,強化了說謊行為。

如何看待

其實英子是在暗示父母她需要情感上的關愛,需要親情的享受,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的心理需要。單純地抓住說謊行為大做文章,並沒有探究行為背後隱藏的動機是什麼。因此,家長要學會從行為中探究原因和動機,找對了、找准了,孩子的不良行為也就不存在了。

參考做法

多給孩子關愛,夫妻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孩子是渴望被賞識、被關注的。美國有個故事叫《爸爸我能買你一小時嗎?》,可見孩子的親情需要是多麼的渴望。給孩子足夠的賞識和贊許,給孩子足夠的情感關愛,孩子就用不著使用謊話來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表揚。(小米家長)

父母到底該不該打孩子

對於“該不該打孩子”這個問題,我認為在必要的時候偶爾為之,還是可行的。當然,在打孩子的時候,我也要給大家提幾個小建議。

一、必須在孩子犯了錯誤、怎麼講道理都不管用的時候,才可以考慮“打”的方法,切記不要頻繁,否則打皮了就不管用了。

二、打孩子一定要掌握分寸,注意把握輕重和部位,打到皮肉有一定的痛感就可以了,千萬不要過度,更不可用皮鞭、棍子等,以防意外傷害。在非打不可時,打幾下手心或輕拍幾下屁股就行了,既達到了疼痛處罰的目的,又比較安全。

三、父母雙方一定要默契配合,不要一個打一個護,也不要父母兩個人全部聲色俱厲,否則會讓孩子覺得父母都不愛他了,至少要保留一個理解和瞭解孩子的人,來開導他的錯誤行為。

總之,為了孩子的將來,讓他適當受點皮肉之苦,還是有好處的。

80後父母要怎樣教育孩子

幼兒怎樣教80後家長很迷惑

“從‘獨生子女’到‘為人父母’,80後角色正在悄悄轉變。 ”

進入“獨帶獨”時代,80後家長在孩子教育上面臨的一大困惑就是教育理念上的衝突。80後家長都十分年輕,看上去就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完全不會給人明顯的父母與子女間的感覺。

此外,80後家長學歷普遍較高,對孩子教育常有自己的見解,但他們工作壓力比較大,帶孩子的時間非常少,這樣新的幼稚教育問題隨之而來。專家建議80後家長應定期學習先進的國際幼稚教育理念,探索該怎麼更好地去和孩子相處,怎麼去教育孩子。

80後家長Ada從小受過西方教育,讚賞自由開放、創造思維的西方教育模式。女兒樂樂進入幼稚園之後,她的枕邊書變成了勞倫斯·科恩的《PlayfulParenting》以及阿黛爾·法伯的《How toTalkSoKidsWillListen》。同時,她定期參加了GPST-PT 國際幼兒教師課程。學習能充分滿足2-6歲的幼稚教育所需專業幼教知識,樹立科學的時尚育兒理念。在她看來,育兒應當是家長和幼稚園雙方的事情,缺一不可。

幼兒怎樣教,幼兒教師該補課

“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教育理念。 ”

幼兒教學是一項非常專業化的工作,只有接受過專業的系統化教育與培訓的人員才能夠勝任這項艱巨的工作,特別是當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兒教師角色,也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匠型”教師,而是現代意義上的“專業型”教師。

幼稚園應逐漸打破傳統思維推出創新舉措,比如安排靈活的接送時間、多開展親子互動活動、舉辦親子野外生存互助活動等。當然這樣也就意味著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一顆足夠包容的心外,還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教育理念。

針對這一現狀,GPST-PT國際幼兒教師認證引進國際領先的教育理念,科學有效地開發幼兒潛能。如通過引進歐美教育心理學概念——“心情教育”,讓學員學會關注孩子的情緒、情感、興趣、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幫助孩子建立成功感,從而讓孩子有表達的意願,並對幼稚園生活產生嚮往。這樣,小孩子上幼稚園不再是一種痛苦。

孩子的撒謊行為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一要看撒謊的年齡,二要看撒謊的性質,不能一見撒謊就一律判定為道德品質出了問題,上升到思想道德的高度,也不能一見撒謊就暴跳如雷,給孩子一頓教訓。首先要學會從撒謊的行為背後探尋動機,找到了行為的動機,再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沒有錯,這樣才能消除根源,同時也要講究教育的方法和技巧,這樣的有智慧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

結語:孩子撒謊或多或少都是有其原因的,做父母的不要不問清緣由就教訓孩子,這樣並不利於改正孩子說謊的習慣,平時要多說鼓勵孩子的話。(文章原載于《健康博覽》,刊號:2012年第04期,作者:醉梅,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