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綠礬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綠礬的功效與作用

【藥 名】:綠礬 解毒方法

【拼 音】:LVFAN

【英文名】:Melanterite

【來 源】:為硫酸鹽類礦物水綠礬的礦石或化學合成品。

【功 效】:燥濕化痰, 消積殺蟲, 止血補血, 解毒斂瘡。

【主 治】:治黃腫脹滿, 疳積久痢, 腸風便血, 血虛萎黃, 濕瘡疥癬, 喉痹口瘡, 爛弦風眼。

【性味歸經】:酸澀, 涼。 ①《日華子本草》:“涼, 無毒。 ”②《品匯精要》:“味酸, 性寒, 無毒。 ” ③《本草再新》:“味酸而澀, 性涼, 有毒。 ”入肺, 肝, 脾, 大腸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 0.5~1.5錢。 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或為溶液塗洗。

【用藥忌宜】:多服能引起嘔吐腹痛, 胃弱者慎服。 ①《綱目》:“畏醋。 ”②《本草經疏》:“令人作瀉, 胃弱人不宜多用。 ”

【別 名】:青礬(《唐本草》)、皂莢礬(劉禹錫《傳信方》)、皂礬(《普濟方》)

【處方名】:皂礬、青礬、綠礬、生皂礬、煆皂礬等生皂礬為原藥打碎生用入藥者。 對胃、腸有刺激, 一般不生用內服。 處方中寫皂礬、青礬、綠礬均指煆皂礬。 為原藥放入鐵鍋內, 加熱至熔化, 將幹時在中間挖成空洞, 燒至四邊及中間發紅時, 乘熱倒入米醋, 拌透焙乾, 取出放涼入藥者。

【商品名】:皂礬, 青礬, 綠礬。 以潔淨無雜質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佈】:常產于氧化帶以下富含黃鐵礦半分解礦石的裂隙中。 產山東、湖南、甘肅、新疆、陝西、安徽、浙江、河南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采得後, 除去雜質。 宜密閉貯藏, 防止變色或受潮。

【拉丁名】:Melanterite

【炮製方法】:煆綠礬(又名:絳礬、礬紅):將綠礬和米醋同放在砂鍋內, 蓋好, 放炭爐上燒煆,

待綠礬溶化時, 即用竹片攪拌均勻, 使礬、醋充分混和, 然後加熱再煆, 至全部呈絳色為度, 取出放冷。 (每煆綠礬100斤, 用米醋20斤)

【考 證】:出自《日華子本草》。 ①《唐本草》:“絳礬, 本來綠色, 新出窟未見風者, 正如瑠璃。 陶及今人謂之石膽, 燒之赤色, 故名絳礬矣。 出瓜州。 ”②《本草圖經》:“礬石, 生河西山谷及隴西武都石門, 今白礬則晉州慈州無為軍, 綠礬則隰州溫泉縣, 池州銅陵縣, 並煎礬處出焉。 初生皆石也, 采得碎之, 煎煉乃成。 綠礬形似樸消而綠色, 取此一物置於鐵板上, 聚炭, 封之囊袋, 吹令火熾, 其礬即沸, 流出, 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又有皂莢礬亦入藥, 或雲發了綠礬也, 《傳信方》治喉痹用之。 ”③《綱目》:“綠礬, 可以染皂色, 故謂之皂礬。 又有黑礬, 亦名皂礬,

不堪服食, 惟瘡家用之。 煆赤者欲名礬紅, 以別朱紅。 ”“綠礬, 晉地河內、西安沙州皆出之。 狀如焰消, 其中揀出深青瑩淨者, 即為青礬, 煆過變赤, 則為絳礬。 ”

【生藥材鑒定】:為棱柱狀結晶或顆粒, 半透明, 顯各種不同綠色。 質較堅硬而脆。 無臭, 味澀而甜。 以綠色、無雜質者為佳。 易溶于水, 不溶於酒精。 在乾燥空氣中即風化。 在濕空氣中迅速氧化, 表面生成黃棕色的堿式硫酸鐵。 紅灼則分解, 放出無水亞硫酸及無水硫酸氣體而殘留氧化鐵。 本品的水溶液顯亞鐵鹽與硫酸鹽的各種特殊反應。

【中藥化學成分】:天然綠礬主要含硫酸亞鐵(FeSO4·7H2O), 因產地不同, 常含或多或少的銅、鋁、鎂、鋅等夾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