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丹毒夏季易發 防治做到四點

就像定了鬧鐘, 每到夏季, 張先生的老毛病就會準時發作。 “先是發燒, 很快小腿也跟著腫起來, 有幾次沒有及時治療, 小腿腫成了‘大蘿蔔’, 不僅疼痛難忍, 連走路都成問題。 ”這是什麼病呢?經江蘇省中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夏成勇診斷, 困擾張先生的是丹毒。 夏成勇說, 進入夏季以來, 丹毒患者明顯增多。

輕信民間傳言 爛腳丫拖成“蘿蔔腿”

今年40出頭的張先生近日又一次因為丹毒復發到醫院就診。 “原本只是小毛病, 愣是給自己拖成這樣。 ”說起病史, 張先生後悔不已。

原來, 五年前他因為淌水沒有擦乾腳, 結果導致右腳出現潰爛。

民間有傳言認為爛腳丫是人體排毒的表現, 所以他也沒太在意。 結果不久發起高燒, 接著下肢開始出現紅腫疼痛, 這才到當地醫院治療, 診斷為丹毒。 “從那以後, 每年到了夏天, 這個病就會發作。 今年特別厲害, 掛了十幾天點滴, 燒是退了, 小腿依然腫痛難消。 ”不得已, 張先生趕到江蘇省中醫院, 尋求進一步治療。

多是腳氣惹的禍 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由於張先生的傷口仍有破潰, 夏成勇在創面換藥, 繼續抗感染治療的基礎上, 開具中藥煎劑口服, 同時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外敷, 幾天後張先生的腿漸漸恢復正常。

夏成勇介紹說, 丹毒雖以“毒”命名, 卻並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而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症。

丹毒比較容易在原部位反復發作, 稱為復發性丹毒。 患病日久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腫, 發生在小腿的慢性淋巴水腫, 亦稱象皮腿。 通常可誘發丹毒復發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當皮膚受到損傷有破口的時候, 就比較容易導致細菌侵入皮膚而引發感染, 誘發丹毒的復發。 此外, 局部皮膚抵抗力下降也可誘發丹毒。 “張先生腿上的丹毒與他患有腳氣有關。 ” 夏成勇介紹說, 腳氣系真菌感染, 許多人因腳氣不及時治療, 引發瘙癢, 抓撓後皮膚出現破損, 會繼發細菌感染, 引起丹毒。 另外下肢靜脈曲張的人群, 由於皮膚癒合功能差, 一旦抵抗力下降, 也容易誘發下肢感染。

丹毒是一種急性進行性皮膚炎症, 主要表現為惡寒發熱,

下肢呈片狀紅腫疼痛。 病情發展迅速, 如不及時治療, 炎症反應越來越重, 甚至引發敗血症或膿毒血症, 危及生命。 “前幾天剛收治入院一名老年丹毒患者就十分典型, 先是小腿出現紅腫疼痛, 之後短短3天時間, 整個小腿大片水皰, 皮膚潰破壞死, 病情十分危重, 因此患上丹毒一定要重視”。 夏成勇介紹說。

夏日易發作 避免急性丹毒變成慢性

夏成勇介紹, 丹毒好發於下肢部位, 四季皆有, 但悶熱、潮濕的夏季尤為多發。 這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 睡眠少、食欲不振, 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減弱。 加之, 蚊蟲叮咬增多, 皮膚受傷破損概率變大, 夏季腳氣加重, 更易誘發丹毒。

丹毒一般不會傳染, 但由於皮膚組織癒合能力變差, 腳氣得不到徹底治癒,

如果不系統治療, 急性丹毒會形成慢性丹毒, 愈後容易反復發作。

夏成勇提醒, 患者不要輕視腳部的瘙癢, 而自行塗抹藥膏耽誤治療, 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診治。 預防丹毒要做好以下四點:

避免皮膚損傷

皮膚有破損應立即處理, 預防感染。 患有腳氣、雞眼等疾病的患者要積極治療, 以免護理不當, 誘發丹毒。

注意個人衛生

夏季的溫度、濕度很適合真菌生長, 尤其梅雨季節即將到來, 更要注意勤換鞋襪, 洗腳後擦乾淨腳趾和腳丫, 保持腳部的清潔和乾燥。 不用公用拖鞋、足盆等, 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及時治療

積極尋求中醫藥治療, 切勿長時間使用抗生素。 中醫認為, 丹毒為心脾火毒之症, 多因血熱內鬱, 外感毒邪所致, 治療以清火毒為主,

兼以利濕。 可以口服清熱解毒的中藥, 同時局部外敷。

增強抵抗力

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 丹毒的發生與抵抗力下降也有很大關係。 因此平時要加強鍛煉, 增強體質, 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 (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