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慢手慢腳慢動作警惕帕金森

核心提示:帕金森病是一種多發於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常見病, 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專科主任 陳玲

神經外科副主任 劉金龍

帕金森病是一種多發於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常見病, 患上這種疾病雖不會直接導致患者死亡, 但會出現行動遲緩、震顫、肌肉僵硬等問題, 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專家認為, 藥物治療雖然能夠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然而在病程的3-5年後, 大多數病人會出現“劑末現象”, 導致藥效不理想, 此時最好進行手術治療。

“慢動作”

是帕金森的主要症狀

“手顫抖就是帕金森病嗎?”經常有患者問到這個問題。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專科主任陳玲說:“手顫抖患者當中確實有帕金森病, 但也有的不是。 老年人手顫的原因, 最多見的是老年性震顫, 其次才是帕金森病, 這兩者不一樣, 區分起來並不困難。 ”

簡單地講, 老年性震顫只有抖動這一個症狀, 而且是在做動作的時候, 比如端杯子、舉筷子的時候才會抖, 越是緊張激動的時候越明顯, 安靜不動的時候不會抖。 而帕金森病人的顫抖則是諸多典型症狀中的一個, 其他還有肌肉發僵、動作遲緩、面容呆板、寫字越寫越小、邁步時腿突然“僵住”, 以及情緒低落等很多表現。 而且帕金森病人的抖在安靜的時候明顯,

做動作的時候反而不明顯。

帕金森病患者的動作遲緩, 不只是比正常人慢半拍, 比如正常人抬手、握拳只需要幾秒鐘時間, 但帕金森病患者可能要花1-3分鐘時間, 做得非常慢而且笨拙, 尤其是在精細動作上更慢。 同時, 帕金森病患者眨眼也會變慢, 醫學上稱為“瞬目動作減少”, 正常人一分鐘內眨眼幾十次, 帕金森病患者一分鐘內可能只眨眼幾次, 這樣的“目不轉睛”是不正常的。

值得注意的是, 帕金森病在早期的時候症狀可能不是很典型, 有些帕金森病人開始只是輕微的手顫, 要通過醫生仔細詢問, 才會發現患者一些不太典型的跡象, 例如手臂酸脹無力, 腿有時抬不起來, 容易疲勞, 做一些精細的動作變得緩慢吃力等, 這些跡象對診斷帕金森有幫助。

服藥三五年後或出現“劑末現象”

目前, 藥物仍是治療帕金森病的常規手段。 陳玲指出, 通常, 帕金森治療的藥物有抗膽鹼能藥、金剛烷胺、多巴胺替代療法、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COMT抑制劑六大類, 它們通過不同的藥理機制實現對帕金森病的治療。

然而, 在帕金森治療中, 有一個“劑末現象”需要注意, 那就是患者開始藥物治療若干年後, 會出現藥性減弱的現象, 結果是藥效維持時間越來越短, 從而導致藥量不斷增加, 且每次用藥後期會出現症狀的惡化, 時常讓病人感到無奈。

劉女士今年63歲, 3年前就患上帕金森病, 如今雙腿好像被綁上了沙袋一樣沉重, 只能慢慢走路。 如今病情逐漸加重,

原本服用兩種藥就能控制症狀, 現在藥效維持的時間越來越短, 從以往可以維持4-6個小時, 變成現在只能維持一兩個小時。 陳玲說, 這就是典型的“劑末現象”, 由於療效減退, 劉女士現在必須加用第三種藥。

據臨床統計, 一般來說, 大部分帕金森病人在治療最初的三五年內藥物效果最佳, 但長期服用這些藥物, 3-5年之後就會發生“劑末現象”, 藥效維持時間越來越短, 病人還會出現異動症(像跳舞一樣手舞足蹈)以及精神症狀(如幻覺)等。 所以, 專家建議, 當藥物不能完全控制症狀時, 最好能夠採取手術治療。

適時手術治療可控制病情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劉金龍說, 手術可分為毀損手術和腦深部電刺激手術(也叫腦起搏器手術)。

由於毀損手術是一種破壞性手術, 而且復發率高, 術後兩年左右有50%-60%的患者出現復發;而腦起搏器手術是在腦部放一個電極以調節腦部神經, 這種治療方法對改善病人的肢體肌張力高、僵硬、動作遲緩等效果較好。 手術後, 醫生可根據病情輕重, 通過控制裝置, 對刺激參數進行調整。 多數患者可以減少藥物用量, 有的甚至不需要用藥了。

要強調的是, 患者採取何種治療措施一定要經過專科醫生詳細的評估, 並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手術治療的, 腦起搏器手術適合於藥物副作用大、不能耐受的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 或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難以控制的症狀波動和異動症的患者。

(責任編輯:徐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