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淺入盆和入盆的區別

現在很多的女性在臨產的時候, 總是會遇到問題是會被醫生告知自己, 目前是淺入盆還是入盆, 這兩種是有很大區別的, 淺入盆是工口剛剛張開, 胎兒已經快要到達骨盆, 但是還沒有完全入盆, 等到徹底入盆的時候會表現出明顯的特徵, 產婦也會出現劇烈的腹痛, 想要有東西排泄出來。

淺入盆意思是還沒有完全入盆。

想要加快胎兒入盆, 孕媽媽可以適當地做做運動, 比如散步, 爬樓梯, 做產前體操, 站小馬步, 劃腿運動等。

盆是指胎先露的部分進入骨盆, 95%的胎兒是頭部先進入骨盆, 有3%-4%是臀部先進入骨盆, 由於頭部是骨性成分為主, 所以入盆後的感覺會比較明顯。

而入盆的時間, 如果是第一胎, 大部分孕婦會在分娩前2-3周左右寶寶已經做好了準備, 頭部已經進入骨盆了。 而以前生過寶寶的媽媽, 當再次懷孕的時候, 入盆的時間會推後, 基本上是在分娩的同時邊分娩邊入盆。

說到入盆的感覺, 每個人感受會不一樣, 甚至有些不太敏感的寶媽可能感受不到特別的差異。 而針對大部分寶媽, 最明顯的感覺就是骨盆以及膀胱的壓迫感, 同時還可以感覺到上腹部變的輕鬆了, 呼吸順暢了, 胃口也變好了。 這些改變主要是由於寶寶入盆後, 胎兒的位置更靠下了, 所以對下腹部的器官壓迫會更加明顯, 而上腹部的壓力得到了明顯的緩解。

下腹墜脹

當胎兒入盆後, 對下腹部的壓力變大, 寶媽可以感受到下腹墜脹感增加, 甚至可能會出現陣發性的宮縮, 但這種宮縮大部分為假宮縮, 在休息或者改變體位後可以緩解。 如果宮縮越來越密, 強度越來越大, 那需要警惕是否即將臨產, 要做好去醫院分娩的準備。

尿頻、尿急

子宮的前方是膀胱, 當胎頭入盆後, 寶寶的頭部對膀胱的壓迫更加直接, 所以膀胱的容量會明顯減小, 大部分寶媽會出現尿頻、尿急, 總是想上廁所的感覺。 雖然孕期很多孕婦都有尿頻、尿急的表現, 但寶寶入盆後這種感覺會更加明顯。

便秘加重

孕期由於激素水準變化, 很多孕婦會有便秘的症狀。 但是當寶寶胎頭下降入盆後, 對子宮後方的直腸壓迫也更加嚴重, 所以有些孕婦會覺得便秘更加嚴重了。

恥骨聯合痛

媽媽的骨盆前方會有一小部分軟骨連接,

當懷孕後由於激素水準變化, 這部分結構會變的鬆弛有彈性, 這樣更有利於胎頭通過產道。 如果這部分分離的太過嚴重, 就會導致媽媽走路不困難並且引起疼痛。 有一部分孕婦在胎頭入盆後由於對恥骨聯合壓迫明顯, 會覺得疼痛明顯, 嚴重者可能會影響走路及上下床。

宮高減少、子宮位置降低

當胎頭入盆後, 整個肚子的位置也會出現下降, 子宮底的高度會比之前有所減少。

呼吸順暢、胃口變好

由於子宮位置下降, 對膈肌以及胃部的壓迫得到緩解, 寶媽會覺得呼吸變的輕鬆一些了, 胃口似乎也變好了, 好像不像前段時間一樣吃一點點就覺得胃脹、飽了。

雖然寶寶入盆可能媽媽會感覺到一系列的變化, 但並不是每個人的感覺都相同,

是否入盆還需要由醫生在產檢的過程中進一步判斷。 如果你在產檢的時候有什麼疑問, 也可以直接向你的醫生提問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