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香排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Xiānɡ Pái Cǎo

【別名】排香、排香草、香草、排草、毛柄珍珠菜、合血草、滿山香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細梗香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

採收和儲藏:夏季開花時採收, 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 高40-60cm。 全株平滑無毛, 有香氣。 莖通常2至多條簇生, 直立, 革質, 有四棱或狹翅。 葉互生;葉柄長2-8mm;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 長1.5-3.5cm, 寬1-2cm, 先端銳尖或有時漸尖, 基部圓鈍或漸狹, 很少近圓形或截形, 兩側常稍不對稱, 邊緣全緣或微皺呈波狀、無毛或上面被極疏的小剛毛, 側脈4-5對, 在下麵稍隆起, 網脈不明顯, 無腺點。 花單生腋下;花梗纖細, 絲狀, 長1.5-3.5cm;花萼5深裂, 長2-4mm, 深裂近達基部, 裂片卵形或披針形, 先端漸尖;花冠黃色, 長6-8mm, 5裂, 分裂近達基部, 裂片狹長圓形或近線形, 寬1.8-3mm, 先端稍鈍;花絲5枚, 基部與花冠合生約0.5mm, 分離部分明顯, 長約1.25mm花藥長3.5-4mm, 頂孔開裂, 花柱絲狀, 稍長於雄蕊。 蒴果球形, 直徑2mm。 種子多數,

細小, 多角形。 花期6-7月, 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2000m的山谷林下和溪邊。

資源分佈:分佈於浙江。 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等地。

【藥理作用】

1.抗病毒作用 水煎液在雞胚內來用不同途徑給藥, 均能對流感病毒甲3型、乙型、丙型及副流感1型仙台株產生抑制作用。 在雞胚內對流感病毒(亞洲甲型浙防72-4株)在60個EID50感染量時有明顯抑制作用。 小白鼠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後, 給予水煎液, 在小鼠體內具有一定抑毒作用。 人胚腎單層細胞分別感染甲3型流感病毒後, 可出現明顯的凝集和吸附紅細胞的現象, 但此現象可被本品提取物E2 0.3%水溶液所抑制。

2.解熱作用 乙醇提取物對人工發熱家兔有明顯解熱作用;水煎液作用不明顯。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行氣止痛;調經;解毒。 主感冒;咳嗽;風濕痹痛;院腹脹痛;月經不調;疔瘡;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