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股動脈栓塞?

股動脈栓塞是指血塊進入到了血管內部成為栓子, 隨著血流的進入停留在了口徑與栓子大小比較相似的動脈內, 引起動脈阻塞的現象, 股動脈栓塞一般發病比較迅速, 而且症狀是很明顯的, 預後是特別嚴重的, 是需要積極治療的, 動脈栓塞主要是有血栓引起的, 像空氣、脂肪等都可以成為異物從而形成栓子。

栓子的主要來源如下:

①心源性, 如風濕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細菌性心內膜炎時, 心室壁的血栓脫落;人工心臟瓣膜上的血栓脫落等。

②血管源性, 如動脈瘤或人工血管腔內的血栓脫落;動脈粥樣斑塊脫落。

③醫源性, 動脈穿刺插管導管折斷成異物, 或內膜撕裂繼發血栓形成並脫落等。 其中以心源性為最常見。 栓子可隨直流沖入腦部、內臟和肢體動脈。 一般停留在動脈分叉處。 在周圍動脈栓塞中, 下肢較上肢多見, 依次為股總動脈、髂總動脈、膕動脈和腹主動分叉部位;在亡肢,

依次為肱動脈、腋動脈和鎖骨下動脈。 主要病理變化有:早期動脈痙攣, 以後發生內皮細胞變性, 動脈壁退行性變;動脈腔內繼發血栓形成;嚴重缺血後6-12小時, 組織可以發生壞死, 肌肉及神經功能喪失。

急性動脈栓塞的臨床表現, 可以概括為5“P”:疼痛、感覺異常、麻痹、無脈和蒼白。

1、疼痛:往往是最早出現的症狀, 由栓塞部位動脈痙攣和近端動脈內壓突然升高引起疼痛。 起於阻塞平面處, 以後延及遠側, 並演變為持續性。 輕微的體位改變或被動活動均可致劇烈疼痛, 故患肢常處於輕度屈曲的強迫體位。

2、皮膚色澤和溫度改變:由於動脈供血障礙.皮下靜脈叢血液排空, 因而皮膚呈蒼白色。 如果皮下靜脈叢的某些部分積聚少量血液, 則有散在的小島狀紫斑。 栓塞遠側肢體固供血不足, 皮肢溫度降低並有冰冷感覺。 用手指自趾(指)端向近側順序檢查, 常可捫到驟然改變的變溫帶, 其平面一般要比栓塞平面約低一手寬的距離.對栓塞部位的定位有一定臨床意義。

如腹主動脈末端栓塞音, 約在雙側大腿和臀部;髂總動脈栓塞者, 約在大腿上部;股總動脈栓塞者.約在大腿中部;膕動脈栓塞者, 約在小腿中部。

3、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由於栓塞及動脈痙攣, 導致栓塞平面遠側的動脈搏動明顯減弱,

以至消失;栓塞的近側動脈搏動反而加。

4、感覺和運動障礙:由於周圍神經缺血, 引起栓塞平面遠側肢體皮膚感覺異常、麻木甚至喪失。 然後可以出現深感覺喪失, 運動功能障礙以及不同程度的足或腕下垂。

5、動脈栓塞的全身影響:栓塞動脈的管腔愈大, 全身反應也愈重。 伴有心臟病的病人, 如果心臟功能不能代償動脈栓塞後血流動力學的變化, 則可出現血壓下降、休克和左心衰竭, 甚至造成死亡。 栓塞發生後, 受累肢體可發生組織缺血壞死, 引起嚴重的代謝障礙, 表現為高鉀血症、肌虹蛋白尿和代謝性酸中毒, 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