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中度狹窄
冠狀動脈中度狹窄是冠狀動脈狹窄的一種。 這是一種比較危險的心臟類疾病, 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 很可能會引發冠心病等比較嚴重的疾病。 冠狀動脈中度狹窄是會出現頭暈噁心、胸悶氣促等症狀的。 如果發現這些症狀, 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斷, 然後在進行有效的治療, 這樣才能防止病情惡化。
一、疾病概述
冠狀動脈狹窄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冠狀動脈血管狹窄。 多發生於老年人, 或有高危因素(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的中青年。 患者一般都有冠心病病史, 臨床主要表現有胸悶、心慌、氣促等症狀, 嚴重冠狀動脈狹窄可導致心肌梗死和腦血管危急病症, 冠脈造影可以確診並瞭解狹窄程度, 需要及時治療。
二、典型症狀
1.輕度狹窄:官腔狹窄度小於25%, 一般平時無明顯臨床症狀, 活動或者勞累後可能伴有心慌、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 2.中度狹窄:官腔狹窄度25%-75%, 平時稍活動即有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 甚至會出現發紺、頭暈、噁心等情況。 3.重度狹窄:官腔狹窄度大於75%, 可以出現口唇紫紺、寒戰、出汗、噁心、嘔吐、暈厥等症狀, 甚至會引起心絞痛、急性心梗及“瀕死感”感覺。
三、治療方法
治療原則:治療基礎疾病, 介入治療解除血管狹窄, 必要時行冠脈支架或搭橋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抗凝治療可選用阿司匹林、氯比格雷。 降脂固斑可選用他汀類藥物。 可選用倍它樂克, 康可等藥物以緩解心率, 減少氧耗。 可選用銀杏葉片、血塞通膠囊、舒血寧注射液等進行活血化瘀治療。
手術治療;支架或冠脈搭橋手術。
預後情況:針對基礎疾病藥物治療, 介入治療改善血管狹窄, 必要時行冠脈搭橋手術, 可以糾正冠脈狹窄, 改善病情, 預後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