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床位的困惑,養老繞不開的話題丨丹說養老

開篇的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養老是每個人、每個家庭都避不開的話題。 在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 養老需求逐漸加劇的現實情況下, 《生命時報》聯合健康養老界資深學者烏丹星, 共同打造中國第一個大型自媒體養老對話節目——《丹說養老》。

▼點擊下方, 即可觀看

騰訊視頻、優酷視頻, 《生命時報》微博、微信、用戶端等平臺同步推出

節目主持人:烏丹星

她是國際頂尖的醫學博士, 健康養老界資深學者。 《生命時報》有幸邀請烏丹星, 深度對話行業資深人士, 聚焦市場熱點問題, 用專業的視角抽絲剝繭, 用犀利的評論直擊產業痛點,

解讀百姓最關心的養老問題。

本期對話嘉賓:張文革

天津龍福宮老年產業機構董事長張文革。

養老, 是所有人生的歸宿。 如何安放這一歸宿, 養老院是重要的選項, 特別是失能失智高齡老人。 擁有一張舒心的養老院床位, 如今卻常常變成了一種奢望。

養老院的床位, 對老人來說, 承載著人生最後的幸福;對經營養老機構的企業家來說, 則意味著服務、責任、情感, 更繞不開成本、運營的現實壓力。

如何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找到平衡點, 讓服務老人的初衷得以圓滿, 天津龍福宮老年產業機構董事長張文革有著他獨到的見解和實踐。

1997年3月14日, 龍福宮迎來了第一位老人的入住。 整整20年過去了, 張文革從一名三十而立的年輕人變成了知天命的中年漢子,

龍福宮也從一家發展為8家連鎖, 床位由最初的50張, 變成了現在的800張。

回想當初闖入養老這個行當, 張文革說自己可謂懵懵懂懂, 就是覺得老年人越來越多了, 需要照顧, 這個事可以作為後半生的事業來做。 儘管當時有很多人極力反對, 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投身進來。

養老院取名“龍福宮”, 源于張文革對龍有一種很深的感情——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讓中國的老人家在這裡享受幸福, 就叫“龍福”;中國人認為最好的居所是宮殿, 那麼就叫“龍福宮”好了。

20年的經營, 在外人看來, 張文革穩紮穩打, 可是他內心的體驗卻遠沒這麼瀟灑, 摸爬滾打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鼓秋”, 第二個階段叫爬行,

第三個階段叫趔趄。

前十年都在賠錢, 曾經有幹不下去的時候, 當時沒人來住, 還是住進來的老人、家人和員工給了他巨大的支持, 他們甚至把自己家的用品搬來, 幫他渡過了難關。

龍福宮開了一家, 又開第二家、第三家⋯⋯最初的想法是, 多些床位, 可以攤低成本, 增加利潤。 可是, 一味地增加床位, 能否保證服務品質和良性運營呢?

張文革對此保持著冷靜。 最後, 他得出的結論是:養老院不能求大, 50張床剛剛好;養老院不能求貴, 中檔最符合需求。

著名養老專家烏丹星博士, 給予龍福宮多年的關注。 龍福宮的探索, 是中國養老產業的重要樣本。 本期《丹說養老》, 主持人烏丹星博士將對話張文革董事長, 深入探討養老產業繞不開的話題——床位。

《生命時報》聯手資深學者烏丹星, 打造“最解渴”的養老對話節目, 構建最強大的晚年生命守望平臺。 擁抱生命, 溫暖家庭, 相伴你我。 ▲

節目合作諮詢: 010-65363768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 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