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補陽還五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補陽還五湯

【出 處】清代王清任 《醫林改錯·卷下·癱痿論》

【組 成】 生, 四兩[125g]; 尾 二錢[3g]; 一錢半[5g]; 一錢[3g]; 一錢[3g]; 一錢[3g]; 一錢[3g]。

【方 訣】補陽還五赤芍芎, 歸尾通經佐地龍, 四兩黃芪為主藥, 血中瘀滯用桃紅。

【主 治】中風。 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語言蹇澀, 口角流涎, 小便頻數或遺尿不禁, 舌黯淡, 苔白, 脈緩。

【用 法】水煎服。

【禁 忌】1)本方證是由於氣虛血瘀所致, 以正氣虧虛為主, 原書稱為‘因虛致瘀’, 故生黃芪用量宜重(可從30~60g開始, 效果不顯, 再逐漸增加), 祛瘀藥宜輕。 2)使用時, 以病人清醒, 體溫正常, 出血停止, 脈緩弱者為宜。 3)使用本方, 需久服緩治, 療效方顯。

愈後還應繼續服用一段時間, 以鞏固療效, 防止復發。 4)高血壓患者可用, 但正氣未虛者慎用, 陰虛陽亢, 或陰虛血熱, 或風, 火, 痰, 濕等餘邪未盡者, 均忌用。

【方 解】

君藥---生黃芪:重用, 大補脾胃之元氣, 使氣旺血行, 瘀去絡通。

臣藥---當歸尾∶長於活血, 兼能養血, 因而有化瘀而不傷血之妙。

佐藥---赤芍, 川芎, 桃仁, 紅花∶助當歸尾活血祛瘀; 地龍∶通經活絡。

配伍特點---大量補氣藥與少量活血藥相配, 氣旺則血行, 活血而又不傷正, 共奏補氣活血通絡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