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鴨腳羅傘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Yā Jiǎo Luó Sǎn

【別名】空殼桐、有勒鴨腳、刺鴨腳木、七加皮、掌葉木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羅傘的根、樹皮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rassaiopsis glomerulata(Bl.)Regel[Ar-alia glomerulata Bl.]

採收和儲藏:全年或秋、冬季剝取樹皮或挖出根部, 洗淨, 切片, 鮮用或曬乾。 葉全年均可采, 多鮮用。

【原形態】灌木或喬木, 高3-20cm。 樹皮灰棕色, 小枝具皮刺, 幼枝密被紅鏽色絨毛。 掌狀複葉;葉柄長至70m, 無毛或上端殘留有紅鏽色絨毛;小葉5-9, 小葉柄長2-9cm;小葉片薄革質, 橢圓形至寬披針形, 或卵狀長橢圓形, 長15-35cm, 寬6-15cm, 先端漸尖, 基部通常楔形至圓形, 幼時兩面均疏生紅鏽色星狀絨毛, 不久毛脫落變幾無毛;邊緣全緣或疏生細鋸齒;側脈7-9對,

明顯, 網脈不甚明顯。 傘形花序聚生在莖頂, 組成下垂的大型圓錐花序, 長達40cm, 或更長, 主軸及分枝有紅鏽色絨毛, 後毛漸脫落;傘形花序直徑2-3cm, 有花20-40朵;總花梗長2-5cm, 花後延長;萼簡短, 長約1mm, 有紅鏽色絨毛, 邊緣有5個尖齒;花瓣5, 白色, 長圓形, 初被紅鏽色絨毛, 後毛脫落變無毛;雄蕊5, 長約2mm;子房2室, 花盤隆起, 半下位, 花柱合生成柱狀。 漿果闊扁球形或半球形, 直徑7-9mm, 熟時紫黑色, 宿存花柱長1-2mm, 果梗長1.2-1.5cm。 花期6-8月, 果期翌年1-2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數百米至2400m的森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華南、西南地區。

【性味】味精微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瘀止痛。 主感冒發熱;咳嗽;風濕痹痛;腰肌勞損;脘腹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鮮品用量加倍。 外用:適量, 煎湯洗;或鮮品搗爛, 酒炒熱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