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什么腎病會導致浮腫

腎臟疾病的類型多種多樣,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哪一種腎臟疾病都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危害,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腎臟疾病的存在。 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的身體莫名浮腫的話, 也要考慮腎臟疾病的存在, 因為有些類型的腎臟疾病就會導致患者身體浮腫。 那么到底什么類型的腎臟疾病, 會出現浮腫的跡象?

腎臟病引起水腫通常為兩類。 一類是腎炎性水腫, 蛋白尿不是很多, 眼瞼和面部出現非凹陷性水腫。 另一類是腎病性水腫, 全身以下肢為主的凹陷性水腫, 大量蛋白尿。

還有一類腎病的水腫是在使用了糖皮質激素后發生的, 面部圓潤、四肢腫脹, 有時看到腎病指標逐漸好轉, 而水腫并未隨之消退, 特別是一些原本水腫不重的患者, 治療后水腫加重了, 會質疑治療的效果, 其實這是糖皮質激素的水鈉潴留作用, 當激素減量, 癥狀自然好轉。

腎臟病所引起的水腫通常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 不治療還會逐漸加重, 首先發生在組織松弛部位, 如眼瞼, 面部, 晨起明顯, 逐步發展至足踝、下肢。 嚴重時波及全身, 水腫質地軟而易移動, 可為凹陷性也可為非凹陷性, 常常伴有其他腎病表現,

如高血壓、蛋白尿、血尿以及腎功能損害, 臨床檢查很容易判斷。

腎病水腫的治療方法

1、利尿劑利尿消腫

對于腎病水腫來說, 主要是袢利尿劑包括呋塞米、布美他尼和拖拉塞米, 應用此藥時注意防止出現低鈉血癥、低鉀血癥和低氯血癥性堿中毒的發生。

2、滲透性利尿

通過一過性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 可使組織中水分回吸收入血, 此外它們又經過腎小球濾過, 造成腎小管內高滲狀態, 減少水鈉的重吸收而利尿。 通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漿靜脈點滴, 隔日一次, 隨后加用袢利尿劑可增強利尿效果。 但對于尿量每日小于400ml的, 應慎用, 可誘發滲透性腎病, 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3、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

血漿或血漿白蛋白等靜脈輸注均可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 促進組織中水分回吸收并利尿, 輸注蛋白后再用利尿劑效果會更好。 由于輸入的白蛋白均將于24~48小時內由尿內排出, 可引起腎小球內高濾過及腎小管高代謝, 造成腎小球臟層上皮細胞及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促進腎間質纖維化。 因此, 應嚴格掌握適應癥, 對嚴重低白蛋白血癥、高度浮腫而又少尿的患者, 在必須利尿情況下可考慮使用。

對腎病水腫的利尿原則是不宜過快、過猛, 以免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傾向, 誘發血栓、栓塞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