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腳底長水泡是怎麼回事
對於小孩來說講究衛生是預防各種疾病的首要辦法, 無論是手部、面部、或腳部的衛生都不可忽視。 當家長發現小孩腳底下長水泡時切不可大意, 這時首先要檢查鞋子是否擠腳、是否被蚊子叮咬了, 除此之外許多疾病都可引起小孩腳底長水泡的, 常見的有手足口病、濕疹和病毒性皰疹。
小孩腳底長水泡是怎麼回事
1、 病毒性皰疹
症狀: 水皰如綠豆大小, 分佈以頭面部、軀幹、四肢近端為主;水皰初清澈如荷葉上的水珠, 後變混濁, 皰壁薄易破, 常有瘙癢。 經2-3天后水皰逐漸乾涸結痂, 1周後脫痂而愈。 建議: 如果是有水皰建議你使用消毒的棉簽粘上碘伏消毒後, 然後使用無菌的注射器枕頭刺破後水皰再次擦酞丁安效果更好, 也可以同時口服抗病毒藥。
2 、濕疹
症狀: 在孩子的頭、面頰、外耳部, 甚至可以遍及整個顏面部和頸部, 嚴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見到。
3 、蚊蟲叮咬
症狀: 小孩手腳長水泡可能是蚊蟲叮咬導致, 一般症狀為小的紅色腫塊, 中間有小的刺點;叮咬局部局域的紅腫;癢及疼痛。 建議: 多數蚊蟲叮咬一般不需要醫生的治療就會自行好轉, 醫生有時也會開些抗過敏藥, 比如口服的抗組胺藥及外用的藥膏, 比較嚴重時是需要住院治療的。
4 、局部受到擠壓
症狀: 如果就單純一個透明的水泡, 一般是可以考慮為局部受擠壓。 建議: 注意觀察, 可以做局部用曲米新軟膏做對症治療就可以, 注意孩子營養的補充, 和局部護理。
5、手足口病
症狀: 急性起病, 會引起口痛、厭食、發熱以及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等症狀, 而且多數在於靠近舌、頰黏膜以及硬額等處, 也非常有可能波及牙齦、扁桃體、軟齶、甚至咽部等部位。 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 後轉為皰疹, 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 皰內液體較少。 手足部較多, 掌背面均有。 建議: 注意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