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捨不得扔東西是種心理缺失

李女士的父母都是退休工人, 除了看病平時沒太多花銷。 但讓她不解的是, 父母好不容易搬進新房, 卻非要用破舊不堪的老傢俱、老電器, 甚至一些壓根用不到的瓶瓶罐罐也不捨得扔, 全都堆在了陽臺和臥室。 李女士每次回家都會處理掉一批“廢物”, 可每次回來探望父母, 都發現那些東西又被撿了回來。 李女士忍無可忍, 與父母吵了很多次。 老人卻辯解說, 這些都能用得上。 爭吵次數多了, 老人不高興, 李女士的內心也很無奈。 在朋友的建議下, 她來到我院, 希望心理醫生給支支招。

解讀與建議:老人大都經歷過苦日子,

習慣了精打細算, 才會捨不得扔舊東西。 但有些老人囤積舊物, 並非單純為了以後用得上, 而是體現了一種心理需要。 從緊張的工作崗位進入閒暇的居家生活, 老人內心難免失落。 此時正是兒女事業發展的關鍵期, 為了不讓孩子分心, 老人把對親情的渴望壓抑下去, 告訴他們自己過得很好。 如果趕上搬家等讓老人遠離朋友圈的事件, 他們會更孤單、空虛。 囤積是充實感的外在形式, 讓老人感到穩定和安全, 體會到掌控感。 李女士的父母搬家後不換傢俱、家電, 就是想在陌生的環境中找回“不變”的穩定感。 另外, 人老了會生出一種捨不得舊物件的心態, 也是正常的心理需要。 如果能幫著帶帶孫子、孫女,
老人的晚年生活還算充實, 囤積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

李女士的父母只是“老有所養”, 沒能“老有所樂”。 想達到這兩點, 要滿足有住房、有存款、有好友、有親情等條件。 因此, 兒女可鼓勵父母多與老同事、老朋友打電話聯絡感情, 也可帶二老在社區周圍轉轉, 看看有沒有老年人活動中心等聚會場所, 幫他們認識新朋友。 與老人住在同一城市的人, 要儘量減少出差的頻率和時間, 多陪陪父母。 在外地工作的人要多回老家看看爸媽, 別讓“常回家看看”成為一句口號。 需要提醒的是, 如果經過心理調適, 囤積行為仍沒有太多改變, 需警惕老年癡呆症及其他精神障礙, 及時到正規精神專科醫院就診。 (劉華清 孟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