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不離茶,受益一輩子
現已77歲的蔡炳勤教授, 行醫生涯五十餘載, 在中醫學術上治學嚴謹, 閒暇之余追求“遊乎空虛之境, 順乎自然之理”, 強調順其自然來養生, 喜聽音樂, 擅長書法, 愛好飲茶。
說到飲茶, 蔡教授的“茶齡”已有七十餘載。 目前依舊耳聰目明、身康體健, 而且始終工作在臨床和教學的一線, 其中不得不說的秘訣就在這個“茶”字上面。
《生命時報》:請問蔡老您是如何與茶結緣的?有哪些飲茶的趣聞軼事和心得可以和我們的讀者分享?
蔡炳勤:很小的時候, 有一年春節, 在一頓飽餐之後, 我的父親遞給我一杯茶。 初嘗茶味,
接下來我想講一下“茶醉”。 我七歲那一年, 有一次和家人一起到汕頭市去玩。 那時由於交通不發達, 回來時錯過了發車時間, 沒有趕上回家的車子, 結果步行四個多小時才到家。 拖著一身疲憊, 倒頭就睡了, 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十點多鐘才醒來。 起床後感覺口乾舌燥,
其次, 我要講一下茶垢的問題。 老茶壺內壁上經年累月聚積而成的厚厚一層茶垢, 在茶文化中被譽為“茶山”。 傳統觀念認為, 正是這看上去並不雅觀的棕褐色茶垢, 才是泡出有滋味的茶的秘訣, 因此家人都不讓把茶壺和茶杯上的茶垢清洗掉。 我就在想, 茶垢真有這樣的好處?對人體健康無害嗎?後來我專門研究了一下, 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茶垢也叫茶漬, 是茶中的化學成分接觸空氣後, 經過氧化作用, 殘留於杯壁上的沉澱物。
《生命時報》:您生於享有“海濱鄒魯”之譽的澄海, 深受潮汕文化薰陶。 潮州功夫茶全國聞名, 不過, 以滾燙熱飲和濃茶為特點的功夫茶在如今卻飽受質疑, 您覺得工夫茶能不能喝?該怎麼喝?
蔡炳勤:首先我們要知道茶的性質。 唐代《本草拾遺》記載, 茶味苦性寒。 工夫茶有一套複雜的沖泡程式, 其中“熱壺、暖杯、沖罐、刮沫, 高斟低潵”等多個步驟都是以熱制勝。
《生命時報》:一年四季都喝茶, 不同季節是否有不同的喝茶講究?什麼季節適合喝什麼樣的茶呢?
蔡炳勤:中醫認為, 天人相應, 飲茶也要與季節相應。 春天, 萬物升發, 主張飲用綠茶, 尤以穀雨前的茶最好, 如“雨前龍井”、“明前龍井”、碧螺春等。 正如胡嶠詩雲:“玉髓晨烹穀雨前, 春茶此品最新鮮”。 綠茶嬌嫩, 不耐高溫, 泡茶水溫以90℃為宜。 飲茶之時佐以少許潮汕橄欖、綠豆糕、花生餅等小食,
俗語說, “炎夏何以止渴, 唯有熱茶。 ”夏天炎熱, 人體水分丟失較多, 大量飲用綠茶會偏涼傷胃, 此時飲用半發酵的烏龍茶最好, 如鐵觀音、單樅等。 我喝鐵觀音五十餘年了, 此茶獨具“觀音韻”, 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 滋味純濃, 香氣馥鬱持久, 好的鐵觀音“七泡仍有餘香”。 夏季飲茶還可配合少許甘涼滋陰的水果, 如西瓜被中醫譽為天然白虎湯, 可以清解暑熱, 香蕉既可生津又可導滯通便。
經過炎夏的消耗, 秋天人體易感疲憊, 情緒多抑鬱不舒, 此季飲茶應以花茶為主, 常見的有茉莉花、玉蘭花、玫瑰花、桂花、菊花、金銀花等。 花茶主要以綠茶、紅茶或者烏龍茶作為茶坯,
冬天, 萬物收藏, 人體陽氣漸弱, 此時養生應禦寒保暖、甘溫養陽, 宜選紅茶。 紅茶味甘微溫, 善蓄陽氣, 生熱暖腹, 還可祛油膩、開胃助消化。 常見的有安徽祁門紅茶, 八月份採收的品質為最佳, 鋒苗秀麗, 色澤烏潤, 內質清芳並帶有蜜糖香味, 上品茶更蘊含蘭花香, 號稱“祁門香”, 湯色紅豔明亮, 滋味甘鮮醇厚。 另外, 冬天容易上火口幹, 飲用鐵觀音等半發酵的烏龍茶,或者普洱等後發酵的黑茶,可潤喉生津、健脾消滯。普洱茶湯清澈明亮透底,茶氣清爽回甘,入口醇滑,隨著存放時間的不同自然發出荷香、樟香、蘭香等不同香氣。正如宋·王禹所說:“香於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對於愛美的女性,若冬天喜甜食,配合飲用普洱,還能減肥。
《生命時報》:說完了不同季節如何喝茶,那麼對於不同人群,喝茶又有哪些講究?
蔡炳勤:我建議老年人多喝綠茶。未經高溫烘焙炒制的綠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本身的抗氧化作用,對人體十分有益。但不要空腹飲茶,也不要在睡前喝,因為綠茶的茶鹼含量較高,對神經的興奮作用較明顯,易刺激人體消化系統,影響睡眠。
綠茶搭配其他藥材一同沖泡,還可以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例如氣短乏力、容易出汗的老年人,可以搭配參片補氣固表;陰虛口幹的老年人可以搭配麥冬,滋陰潤燥;血脂偏高的可以再加上少許三七葉。
其次,老年人還適合喝黑茶,不僅有助消化,還能起到助眠的效果。是為數不多的可以晚上喝的茶。
此外,少女和孕婦都要避免喝濃茶,哺乳期婦女最好不要喝茶,更年期女性可以喝一些芳香的花茶,如玫瑰花茶、菊花茶等。
《生命時報》:您個人有哪些喝茶的偏好?
蔡炳勤:我是各種茶都喝。其實,選擇喝什麼茶,要根據自身的體質特點。比如我是屬於熱性體質,喝了人參茶就會出現上火的症狀。所以並不是說某個茶名貴就一定好,重要的是結合自身體質,因人而異。不管什麼茶,喝了之後讓人感覺很舒服,就是適合的。▲(生命時報特約記者劉明、本報記者趙瑞)
飲用鐵觀音等半發酵的烏龍茶,或者普洱等後發酵的黑茶,可潤喉生津、健脾消滯。普洱茶湯清澈明亮透底,茶氣清爽回甘,入口醇滑,隨著存放時間的不同自然發出荷香、樟香、蘭香等不同香氣。正如宋·王禹所說:“香於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對於愛美的女性,若冬天喜甜食,配合飲用普洱,還能減肥。
《生命時報》:說完了不同季節如何喝茶,那麼對於不同人群,喝茶又有哪些講究?
蔡炳勤:我建議老年人多喝綠茶。未經高溫烘焙炒制的綠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本身的抗氧化作用,對人體十分有益。但不要空腹飲茶,也不要在睡前喝,因為綠茶的茶鹼含量較高,對神經的興奮作用較明顯,易刺激人體消化系統,影響睡眠。
綠茶搭配其他藥材一同沖泡,還可以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例如氣短乏力、容易出汗的老年人,可以搭配參片補氣固表;陰虛口幹的老年人可以搭配麥冬,滋陰潤燥;血脂偏高的可以再加上少許三七葉。
其次,老年人還適合喝黑茶,不僅有助消化,還能起到助眠的效果。是為數不多的可以晚上喝的茶。
此外,少女和孕婦都要避免喝濃茶,哺乳期婦女最好不要喝茶,更年期女性可以喝一些芳香的花茶,如玫瑰花茶、菊花茶等。
《生命時報》:您個人有哪些喝茶的偏好?
蔡炳勤:我是各種茶都喝。其實,選擇喝什麼茶,要根據自身的體質特點。比如我是屬於熱性體質,喝了人參茶就會出現上火的症狀。所以並不是說某個茶名貴就一定好,重要的是結合自身體質,因人而異。不管什麼茶,喝了之後讓人感覺很舒服,就是適合的。▲(生命時報特約記者劉明、本報記者趙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