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慶延:若要長壽 人生有度
記得古人有言:“上壽百二十年, 中壽百歲, 下壽八十。 ”作為剛過中壽的人要我談養生保健實在慚愧。 就我個人而言, 經歷了九死一生的長征、艱苦卓絕的抗戰, 走出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 走過了60多年的南粵生涯, 至今依然精神矍鑠、頭腦清晰、身子硬朗, 究竟有什麼規律、方法可循?我的體會是:若要長壽, 人生有度;德善為先, 心平氣舒;修身養性, 廣交朋友;堅持走路, 基本吃素。
德善為先 心平氣舒
人生要內鑄精神, 外練體魄。 以德為先, 以善為本, 是健康長壽的根本。 我自小家貧放牛為生, 閒暇時也跟隨父親在私塾裡念些書,
說到德與善, 我尤其要強調家庭對於我們這些退下來的老人們的重要性。 我們中國是居家養老, 少年夫妻老來伴, 經歷了那麼多的風風雨雨, 晚年享受天倫之樂, 只有老兩口相伴和諧了, 家庭才會和諧, 社會才會和諧。 家和萬事興, 我們只有在一個和睦相親的環境裡, 才能活得心平氣和, 延年益壽。
若要長壽 人生有度
度, 既是標準、程度、法則, 更是道義、性德。 古人雲:厚德載物。 這裡的“物”包括人一生的壽命、健康、財富、官職、名聲等。 人生有度方坦然, 坦然方能度人生。 長壽, 不僅僅只是為了讓自己活得長久, 過得幸福, 而是要讓周圍更多的人過得輕鬆、愉快,
修身養性 廣交朋友
修身以立德, 養性以會友。 俗話說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 什麼樣的人品, 就結交什麼樣的朋友。 戰爭年代的戰火硝煙, 建國後建設中的千辛萬苦, 我周圍都是一些對黨忠心耿耿、無私奉獻的老紅軍、老八路, 如今他們大多都不在了, 我倍加珍惜那段歷史, 讓子女、秘書給我購買許多反映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光碟, 如《長征》等, 每天都堅持聽, 沉浸在其中。 回顧離休後的這些年, 我始終保持平靜、平和、平實的心態, 除了參加省委老幹部局組織的一些參觀考察座談活動之外, 堅持學習書法, 學習詩詞, 以習詩寫字記史、抒懷、言志、育人,
堅持走路, 基本吃素
生活有序, 飲食有節, 應該是具有健康心態的高齡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基本原則。 病從口入, 這話一點不假。 仔細觀察現在的兒童, 最多病。 為什麼?因為小孩子的碗裡好吃的最多。 現在的年輕人, 年紀輕輕就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 這都是吃出來的。 我們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讓廣大人民過上好日子, 現在生活好了, 但也要有節制、節儉, 惜福。 不為別人, 起碼要為個人的健康、長壽著想。 我最討厭特殊化, 討厭大吃大喝, 盡可能安步當車, 盡可能家常便飯。 離休後把走路鍛煉作為生活中的基本要素, 有時打一打檯球, 視力減退後, 以走路鍛煉為主, 天天散步, 活動關節。 隨著年紀的增大, 行動不便, 特別是雙目失明之後, 家人和工作人員都勸我減少外出,儘量在家休息。我說:“雖然我眼睛看不見,但我不能老坐在家裡,只要我能走,我就要走,就要參加活動,既能做些調查研究,也能從中學習知識。多走走,多聽聽,生命不息,思想和走路都不能停止。”如今,我的生活安排很有規律,早上起床先戴上耳機聽新聞,每日三餐定時定量,從來不吃魚翅、燕窩等奢侈品,不吃海鮮,偶爾吃些涮羊肉,伙食基本以素食為主。60歲時堅決戒掉了抽煙,酒適量,只偶爾伴著小菜喝點紅酒。早晚喜歡喝點綠茶、紅茶,或咖啡,特別是晚間一邊聽著傳統戲曲,一邊喝茶,那也是我心裡最坦然、最平和的時候。
歷史在發展,歲月在流逝。活過了一百歲,是我生命的一個里程碑,也是我生命重新開始的一個新起點。毛主席說過,“人總是要死的。”我們終究要退出歷史舞臺,但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將激勵著我,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將指導著我,連同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一起永遠植根於我血脈深處。生存一天,我就要努力學習一天,認真思索一天,快樂生活一天! (寇慶延 口述 趙愛民 郭良辰 整理)
家人和工作人員都勸我減少外出,儘量在家休息。我說:“雖然我眼睛看不見,但我不能老坐在家裡,只要我能走,我就要走,就要參加活動,既能做些調查研究,也能從中學習知識。多走走,多聽聽,生命不息,思想和走路都不能停止。”如今,我的生活安排很有規律,早上起床先戴上耳機聽新聞,每日三餐定時定量,從來不吃魚翅、燕窩等奢侈品,不吃海鮮,偶爾吃些涮羊肉,伙食基本以素食為主。60歲時堅決戒掉了抽煙,酒適量,只偶爾伴著小菜喝點紅酒。早晚喜歡喝點綠茶、紅茶,或咖啡,特別是晚間一邊聽著傳統戲曲,一邊喝茶,那也是我心裡最坦然、最平和的時候。
歷史在發展,歲月在流逝。活過了一百歲,是我生命的一個里程碑,也是我生命重新開始的一個新起點。毛主席說過,“人總是要死的。”我們終究要退出歷史舞臺,但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將激勵著我,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將指導著我,連同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一起永遠植根於我血脈深處。生存一天,我就要努力學習一天,認真思索一天,快樂生活一天! (寇慶延 口述 趙愛民 郭良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