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怎麼煮 煮前要先泡
一、如何煮中藥
1、中藥不能洗
有的患者覺得買來的中藥有點髒, 喜歡回家先沖洗一下再煮。 中藥飲片的來源廣泛, 最主要的就是植物藥,
2、容器的選擇
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鍋為最好, 其次為不銹鋼鍋、搪瓷鍋以及耐高溫的玻璃器皿, 因為這些容器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 不易與所煎中藥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 一定忌用鐵鍋、銅鍋和鋁鍋, 因為這些元素可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 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3、煮前準備
第一步:查看有無需特殊處理的中藥,
第二步:“泡”
將藥房拿回的中藥飲片加適量水浸泡20-30分鐘, 泡藥時用冷水, 然後直接煎就可以了。 但建議第二煎的時候最好用溫水或者熱水。
輕質的中藥、氣溫較高時浸泡時間宜短, 重質中藥、氣溫較低時浸泡時間宜長, 目的是為了使中藥濕潤變軟, 利於有效成分煎出。
中藥不像西藥, 只需分時、分量, 它在煎煮方法、服法、用量、服用時間、服用溫度等方面都有講究。
二、服用中藥注意事項
1、服用中藥有溫度要求
中醫將外感風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歸入寒證, 要熱服藥汁, 才能達到趨趕風寒、健脾溫中的目的。 而用寒涼藥治熱性病證, 如肺炎、支氣管炎、風熱感冒等疾病出現的口幹、舌紅、便秘等,
2、服藥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性來定
一般情況下, 補藥宜飯前服, 驅蟲藥與瀉下藥宜在空腹時服, 對胃腸刺激性的藥物及其他一般性的藥物宜在飯後服, 寧神安眠的藥宜在睡前服。
3、要注意服藥後的護理
例如服發汗藥後即需安臥, 服辛溫發表藥宜蓋被, 而服辛涼發表藥則不宜捂被。 凡服發汗藥者, 只宜取得通體微汗, 不可令人大汗淋漓, 以防發汗太多而虛脫(尤其老年人)。 若發現服藥後不出汗, 可加服些熱開水或熱稀粥, 以助藥力。 服發汗藥後, 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