菴閭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本經》
【拼音名】ān Lǘ
【別名】菴蘆(《本草經集注》), 菴閭草(《千金翼方》), 菴閭蒿(《廣利方》), 淹茼(《履巉岩本草》), 覆閭(《綱目》), 臭蒿(《藥材資料彙編》)。
【來源】為菊科植物菴閭的全草。 8~9月割取全草曬乾。
【性味】辛苦, 溫。
【功能主治】行瘀, 祛濕。 治婦女血瘀經閉, 跌打損傷, 風濕痹痛。
①《幹金翼方》:治折腕瘀血, 菴閭草汁服之;亦可散服之, 日三。
②蘇醫《中草藥手冊》:祛風濕。 治風濕關節痛。
③《藥材資料彙編》:散瘀血, 止痛, 通經, 利尿, 消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0.5~1兩;研末或搗汁飲。
【附方】①治諸瘀血不散, 變成癰:生菴閭蒿, 搗取汁一升服之。 (《廣利方》)
②治風濕關節痛:菴閭五錢至一兩。
【備註】本植物的果實(菴閭子)亦供藥用, 另詳專條。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