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小氣道病變

很多人在檢查之後被判定為‘小氣道病變’, 但是往往非醫學專業的學生以及專業之外的從業者都不知道什麼意思。 小氣道病變也就是肺部一些小的器官發生了病變及功能障礙, 對於‘小’的具體值, 在醫學上有專門的定義。 本文介紹了這方面的詳細內容, 有想要瞭解的可以仔細來看一看。

小氣道:定義, 病變及其功能障礙

肺是一種呈分支狀結構的器官, 從氣管(1級氣道)到肺泡(23級氣道)可細分為很多節段。 其中, 小氣道被定義為:內部直徑小於2毫米的氣道(其包括第8-23級氣道);而大氣道的內部直徑則大於2毫米(包括了第1-7級氣道)。

此外, 肺組織也可分為輸送吸入空氣的傳導性氣道區(包括第1-16級氣道), 和參與氣體交換的呼吸肺泡區(包括第17-23級氣道), 以及介於二者之間、位於終末細支氣管水準的過渡區等。

病理學家早已證實, 哮喘不僅是一種大氣道疾病,

其同時也是一種小氣道疾病。 而且, 目前普遍認為, 小氣道是哮喘患者出現生理氣流受限的主要部位。 在重症哮喘患者中, 小氣道的功能障礙是顯而易見的, 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 其在輕症哮喘患者中也同樣存在。

此外, 在諸如夜間哮喘, 運動誘發的哮喘和過敏性哮喘等不同表型的哮喘患者中, 均已證實了其遠端氣道炎症、及其與小氣道相關的生理功能障礙的存在。

針對小氣道的治療藥物

綜上所述, 現有的病理生理學證據均支持對哮喘患者的小氣道病變進行治療;然而, 目前用於臨床的大多數吸入療法, 都不能使藥物充分地達到遠端肺區, 也就是小氣道內。

在一個精心設計的研究中, Berry等證實了對哮喘患者的持續性小氣道炎症進行治療的必要性。 該研究發現, 儘管已經根據哮喘治療指南的4步治療法, 優化了哮喘患者的霧化吸入治療, 但這些患者的肺泡一氧化氮水準, 及其支氣管肺泡灌洗(BAL)液內的嗜酸性粒細胞水準, 仍呈增高狀態。

而且, 在這些患者接受了為期1個月的加倍劑量ICS吸入治療後, 其肺泡一氧化氮水準並無減少。 因此, 研究者認為, , 在治療持續性的小氣道炎症時, 傳統的吸入裝置並不能有效地將藥物輸送到位。

然而, 上述患者在接受了為其2周的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後, 其肺泡一氧化氮水準則明顯降低。

因此, 這也支持了研究者的以下假設, 那就是, 應該針對哮喘患者的小氣道進行抗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