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養心?飲食起居都要注意
《內經》上說:春主肝, 夏主心, 意思是說春季要注意保養肝臟, 夏季要注意養心。 現在正是盛夏時節, 那麼我們養生的關鍵就在於養心, 那麼夏季怎麼養心呢?中醫介紹, 夏季養心要從多方面入手, 下面為大家介紹夏季養心的攻略!
如果心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1.舌頭潰瘍。 中醫認為舌和心臟的關係最為密切, 所以潰瘍長在舌頭上, 通常認為是心臟有內火, 或是火毒。
2.額頭長小痘。 額頭是心臟管轄的一個屬地, 心火旺盛成為火毒時, 這個屬地也會沸騰, 於是此起彼伏地出現很多小痘。
3.失眠, 心悸。 心臟處於不停的工作中, 當火毒停留於心而無法排除時, 睡眠不會安穩。
4.胸悶或刺痛。 心臟內出現瘀血也是一種毒素, 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車, 輕一些的是胸悶, 重一些的則會出現刺痛。 心臟最佳排毒時間中午11~13點是心臟最強的時間, 可以多吃些保護心、助排毒的食物,
起居調養
進入夏至, 就是盛夏了, 這時, 仍應遵循自然界夏季陽多陰少的規律, 宜夜臥早起, 但夜臥並不是說可以熬夜, 尤其是夏至前後, 更應注意睡眠, 睡好“子午覺”。 因為子時與午時是一天中陰陽相互交接的時刻, 故睡好“子午覺”有利於一天中陰陽氣的順接, 以順應夏至陰陽氣相接的自然規律。
“夏至三庚數頭伏”, 夏至過後, 意味著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天———“三伏天”(注:指農曆“三伏天”, 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 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就要來臨了。 夏至時節天氣炎熱, 室外工作時避免長時間在烈日底下勞作, 要加強防護, 預防中暑。 夏季天氣炎熱, 容易出汗, 出汗後不要立即吹冷風, 要適當補充水分, 但不適宜飲冷飲, 也不宜立即洗冷水澡, 因為此時陽氣在外, 伏陰在內, 內裡臟腑陽氣空虛, 腠理開泄(皮膚紋理開放), 容易受風寒濕邪侵襲, 損傷陽氣。 同時, 空調的溫度不要過低, 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
運動調養
夏至時節, 應選擇早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體育鍛煉, 可選擇在河邊、公園、海濱地區等空氣新鮮的地方, 儘量避免劇烈運動, 夏至當天更要少運動或不運動, 可以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瑜伽、游泳等為宜, 運動以不疲勞為度, 避免大量汗出。 出汗太多, 不但傷陰液, 也傷陽氣。
飲食調養
夏至在農曆五月, 屬火, 午火大旺, 此時肝氣弱, 心氣正旺, 金氣受傷, 飲食宜減酸增苦, 調理胃氣, 益肝補腎以固密精氣, 也可多食淡味食物, 保養心臟。 夏至前後可多飲綠豆湯, 多食新鮮蔬菜、瓜果等, 如芥菜、莧菜、番茄、節瓜、冬瓜、絲瓜、水瓜、荔枝、桂圓、西瓜等。 但要注意冷食、冰凍瓜果應適可而止, 不可過食, 以免損傷脾胃;可結合藥膳食療進行調養。
荸薺竹蔗茅根飲
荸薺250克, 竹蔗50克, 鮮白茅根100克(或幹品50克), 洗淨, 加適量水煮湯代茶飲。 有清熱消暑生津的功效。
白術茯苓鯽魚湯
白鯽魚1條(約250克), 白術15克, 茯苓25克, 豆腐1塊, 薑蔥、蒜等調味品各適量。 鯽魚去鱗、鰓及內臟, 洗淨與茯苓、白術加水適量同煮,
冬瓜三豆湯
冬瓜250克, 赤小豆50克, 綠豆60克, 扁豆30克, 精鹽適量。 將冬瓜洗淨, 去皮, 切片, 與洗淨的赤小豆、綠豆、扁豆共同放入鍋中, 加適量清水, 用小火煮至三豆熟爛, 調入精鹽即成。 有清熱消暑, 健脾利濕的功效。
冬瓜薏米粥
連皮冬瓜500克, 薏米60克, 精鹽適量。 將薏米洗淨, 用清水浸泡20分鐘。 冬瓜洗淨, 切塊, 與薏米同入鍋中, 加適量清水, 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至薏米熟爛, 加入精鹽即成。 有健脾消暑的功效。 (參考網站:民福康)
上一篇:夏天吹空調不可不防這些危害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養心食譜養心食物夏季養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