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氣的原動力是
肺通氣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因為肺部跟環境中的空氣交換出現異常引起的, 比如我們去到空氣薄弱的地方會出現高原反應缺氧等, 而肺部通氣的東西是通過肺泡以及呼吸道, 然后通過血液運輸的方法進行交換, 這是人體呼吸系統的原理, 參與的器官是肺部、鼻腔、肺泡血液等。
肺通氣(pulmonary ventilation)是肺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 實現肺通氣的器官包括呼吸道、肺泡和胸廓等。 呼吸道是溝通肺泡與外界的通道;肺泡是肺泡氣與血液氣進行交換的主要場所;而胸廓的節律性呼吸運動則是實現通氣的動力
原理
完成從鼻腔到肺泡, 和肺泡到鼻腔的氣體傳送, 需要動力克服阻力。
肺泡與外界環境的壓力差是肺通氣的直接動力, 呼吸肌的舒張收縮運動是肺通氣的原動力.
肺泡的阻力包括:彈性阻力和非彈性阻力.
動力
總述
氣體進入肺取決于兩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一是推動氣體流動的動力;一是阻止其流動的阻力。 前者必須克服后者, 方能實現肺通氣, 正如心室射血的動力必須克服循環系統的阻力才能推動血液流動一樣。
氣體進出肺是由大氣和肺泡氣之間存在著壓力差的緣故。
肺的靜態順應性曲線(1cmH2O=0.098kPa)
廓的擴大和縮小所引起, 而胸廓的擴大和縮小又是由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所引起。 當吸氣肌收縮時, 胸廓擴大, 肺隨之擴張, 肺容積增大, 肺內壓暫時下降并低于大氣壓, 空氣就順此壓差而進入肺, 造成吸氣(inspiration)。 反之, 當吸氣肌舒張和(或)呼氣肌收縮時, 胸廓縮小, 肺也隨之縮小, 肺容積減小, 肺內壓暫時升高并高于大氣壓, 肺內氣便順此壓差流出肺, 造成呼氣(expiration)。 呼吸肌收縮、舒張所造成的胸廓的擴大和縮小, 稱為呼吸運動。 呼吸運動是肺通氣的原動力。
因素
1.呼吸運動:呼吸肌收縮和舒張引起的胸廓節律性的擴大和縮小稱為呼吸運動。 主要的吸氣肌為膈肌和肋間外肌, 主要的呼氣肌為肋間內肌和腹肌;此外, 還有一些輔助吸氣肌, 如斜角肌、胸鎖乳突肌等。
呼吸的過程:平靜呼吸時, 吸氣是主動的, 呼氣是被動的, 即:吸氣動作是由吸氣肌收縮引起,
呼吸運動的形式:根據參與呼吸的呼吸肌的主次可以分為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根據呼吸的用力程度可以分為平靜呼吸和用力呼吸。
2.肺內壓:是指肺泡內的壓力。 吸氣時肺內壓低于大氣壓, 呼氣時肺內壓高于大氣壓, 吸氣末和呼氣末肺內壓與大氣壓相等。 人工呼吸的原理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建立肺內壓與大氣壓之間的壓力差, 維持肺通氣。
3.胸膜腔內壓:胸膜腔內的壓力。 平靜呼吸時, 無論吸氣還是呼氣, 胸膜腔內的壓力始終為負值。 吸氣末:-5至~10mmHg, 呼氣末:-3~-5mmHg.一旦胸膜腔密閉性被破壞,
①有利于肺的擴張;
②有利于胸腔內的腔靜脈和胸導管等擴張, 降低中心靜脈壓, 促進靜脈血液和淋巴液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