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骶髂關節是哪個部位

人體是由不同的部位組成的, 關節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部位。 因為關節對于人們的活動能力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 如果關節有問題, 那么人們也無法靈活活動。 骶髂關節就是關節的一種, 也是一種很多人都不了解的關節。 那么, 骶髂關節在哪里呢?有什么特征呢?下面將對此進行介紹!

一、什么是骶髂關節

骶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 骶髂音[dǐqià])由骶骨與髂骨的耳狀關節面相對而構成。 關節囊緊張, 并有堅強的韌帶進一步加強其穩固性, 運動范圍極小, 主要是支持體重和緩沖從下肢或骨盆傳來的沖擊和震動。

在結構上屬滑膜關節, 從運動方式上可看做屈戌關節或滑車關節。 其大小個體差異較大, 即使在同一個人兩側也不盡相同。

二、骶髂關節概述

骶骨的耳狀面在上位3個骶骨的側部, 朝向后外, 其前面較后面寬。 髂骨的耳狀面朝向前內。 相對的關節面之間間隙很小, 關節面粗糙不平(這樣, 使兩關節面密切相嵌, 使關節面穩定性進一步加強)。

骶骨的關節面覆蓋一層較厚的透明軟骨, 髂骨關節面上的透明軟骨則極薄(僅為骶骨關節軟骨面厚度的1/3)。 關節軟骨上可能覆蓋一層纖維軟骨(到青年時期, 這些軟骨板緊密融合,

關節腔甚至完全阻塞)。

三、骶髂關節結構部位

在關節面周圍特別是后部, 骨骼極為粗糙, 以作為韌帶的附著點。 這些韌帶對該關節起著重要的加固作用。

骶髂前韌帶:寬而薄, 位于關節的前面, 連接骶骨骨盆面的側緣與髂骨耳狀面的前緣。

骶髂后短韌帶:起自髂粗隆和髂骨耳狀面后部及髂后下棘, 斜向內下方, 止于骶骨外側嵴和骶關節嵴。

骶髂后長韌帶:骶髂后短韌帶的淺層, 自髂后上棘達第2至第4骶椎的關節突, 向內與腰背筋膜相連, 向外與骶結節韌帶相鏈接。

骶髂骨間韌帶:為堅強的纖維束, 被骶髂骨后韌帶覆蓋, 連接髂骨粗隆與骶粗隆間, 由縱橫交錯的短纖維構成, 填充于關節囊的上方和后方。

骶結節韌帶:位于骨盆后方, 強韌而寬闊, 呈扇形, 起自髂后上、下棘和骶、尾骨的后外側。 纖維斜向外下, 集中止于坐骨結節的內側緣。

骶棘韌帶:呈三角形, 位于骶結節韌帶的前方, 起于骶、尾骨的外側, 集中止于坐骨棘, 其起始部位為骶結節韌帶所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