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中醫教你解讀認識急性腸炎

中醫學沒有急性腸炎的病名, 根據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 屬中醫嘔吐、腹痛、泄瀉、霍亂、絞腸痧、脫證等病證範疇。 其病因有感受時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及臟腑虛弱等,

但主要關鍵在於脾胃功能障礙和胃腸功能失調。

(1)感受時邪

夏秋之交, 暑濕蒸騰, 若調攝失宜, 感受暑濕穢濁之氣;或因貪涼露宿, 寒濕入浸, 寒邪穢氣, 鬱遏中焦, 使脾胃受損, 升降失調, 清濁不分, 發為本病。

(2)飲食所傷

飲食過量, 停滯不化;或恣食肥甘, 濕熱內蘊;或誤食生冷不潔之物, 損傷脾胃, 致運化失職, 水谷精華不能吸收, 反停為濕滯, 清氣不升, 濁氣不降, 吐瀉交作, 而發本病。

(3)情志失調

脾氣素虛, 或原有食滯, 或本有濕阻, 但未致發病, 複因情志失調, 憂鬱惱怒, 精神緊張,

以致肝失疏泄, 橫逆乘脾犯胃, 脾胃受制, 運化失常而成本病。 正如《景嶽全書·泄瀉》篇所說:“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 必先怒時挾食, 致傷脾胃, 故但有所犯, 即隨觸而發, 此肝脾二髒之病也, 蓋以肝木克土, 脾氣受傷而然。 ”

(4)脾胃虛弱

長期飲食失調, 或勞倦內傷,

或久病纏綿, 均可導致脾胃虛弱, 因脾主運化, 胃主受納, 脾胃虛弱則不能受納水穀和運化精微, 以致水反成濕, 穀反為滯, 濕滯內停, 清濁不分, 混雜而不遂成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