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茸
說到新生兒臍茸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 臍茸是新生兒臍部的卵黃管殘餘組織增生物, 也可以稱為臍息肉。 這與新生兒臍帶的護理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媽媽們都知道, 新生兒臍帶的護理一般都是用碘伏或者生理鹽水進行消毒, 然後在上面固定紗布巾。 那麼新生兒臍茸的症狀有哪些, 又該如何治療呢。
一、定義
通俗的講, 臍茸是小兒臍帶脫落後, 創面上出現的櫻紅色、表面光滑濕潤的息肉樣增生物, 可有少量“膿水”樣分泌物(如果被碰傷, 分泌物可呈血性)。
胎兒通過臍帶與母體的胎盤相連, 臍帶根部和胎兒腹部正中連接處稱為臍。
臍帶內有臍靜脈和臍動脈(和胎兒體內的血管相連接, 出生後閉鎖——成為肝圓韌帶), 以及卵黃管(和胎兒的小腸連接)、臍尿管(和胎兒的膀胱連接)等結構。 正常情況下, 卵黃管等結構在胎兒發育過程中和斷臍後, 或閉塞、或纖維化、或消失,
臍茸正是卵黃管閉塞後, 其遠端的粘膜(腸粘膜)未完全消失, 在小兒臍部出現的息肉樣增生物。
二、症狀
大體形態:
櫻紅色、表面光滑濕潤, 息肉狀。 小者約綠豆大小, 大者直徑可超過0.5cm, 部分根部變細形成蒂。
組織形態:
臍部皮膚鱗狀上皮與胚胎殘餘的腸粘膜組織相連。
三、治療
1、一般的臍茸可以用生理鹽水配合1%甲紫溶液(俗稱紫藥水)治癒。 每天用生理鹽水清理寶寶的肚臍後用甲紫溶液塗抹臍茸~每天2次~一般10天內都會治癒(也有40多天治療好的患者, 貴在堅持)~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臍茸的寶寶肚臍一定不要沾水,保持寶寶肚臍乾燥~等徹底治癒以後才可以沾水~
2、體積小的臍茸, 可用10%硝酸銀燒灼(藥物腐蝕)。
3、有蒂的臍茸, 可先以線結紮, 殘留部分再用10%硝酸銀燒灼。
4、粗大的臍茸, 一般需要手術切除。
5、其它治療方法, 如鐳射治療等也可選用。
6、有合併症者需住院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