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中暑病人激增 四成中暑發生在16時至20時

□通訊員 國立生

金陵晚報記者 蘇麗萍

“南京這些天是不是發高燒了?真是太熱了。 ”近日, 南京持續高溫, 在記者的微信朋友圈, 討論最多的便是南京的高溫天氣。 昨天, 記者從南京市急救中心獲悉, 7月中旬以來, 南京市急救中心日均出車近400次, 同比增加近10%, 達到今年最高, 主要以中暑病人居多。 據統計, 今年來以, 市急救中心共接到因中暑需要急救的病人277例, 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04%, 其中7月份有246例, 僅7月25日至7月29日就有162例。

六旬老人中暑家中身亡

南京市急救中心城中急救站急救醫生何建軍介紹, 7月26日15時55分,

接到市民報警, 文德裡一頂層建築內有60多歲老人中暑, 需要急救。 接到指令後, 急救人員立即出車, 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現場, 發現老人已瞳孔擴散, 全身發燙, 已無呼吸, 遺憾的是, 雖經全力搶救, 老人還是不幸去世。

7月28日17時26分, 120調度指揮中心通知, 水佐崗32巷有一84歲獨居老人敲門無人應答, 急救車緊急趕到現場, 經110開鎖後, 急救醫生發現老人昏迷在床上, 體溫非常高, 血壓低, 呼吸弱, 是典型的中暑症狀, 經過現場吸氧、降溫、補水等急救措施後, 將病人緊急送往附近的中大醫院繼續治療。 市急救中心提醒市民夏季應保持一定時間的室內通風, 溫度涼爽, 注意飲食結構變化, 最好不要讓老人獨自居住。

16時至20時是中暑高發期

市急救中心通訊調度科科長高明告訴記者,

中暑的高發地主要在馬路邊或者是室外空曠地, 高發人群主要還是中老年人和室外作業者。 以往市民往往理解10時至16時是中暑的高發期, 但根據市急救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 16時至20時也是中暑高發期, 有112例, 占40%左右, 所以市民在這個時間段外出時也應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南京市急救中心提醒, 高溫天氣, 讓人感到悶熱, 市民應儘量減少外出, 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活動, 外出時最好隨身攜帶人丹、清涼油、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品。 如感不適, 一定要注意休息, 多喝水, 這樣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萬一出現中暑, 應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乾爽的地方, 使病人仰臥, 並解開衣扣, 幫助散熱。
如中暑較輕, 可讓病人喝淡鹽水或綠豆湯。 如中暑較重, 體溫較高, 必須用涼濕毛巾或冰冷敷, 同時用酒精進行全身擦浴, 以使體溫儘快降至38℃以下。 如病人情況危急, 應儘快送往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