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補充劑的副作用都有哪些?
文章導讀
根據這些研究的結果,
國際上強調要從食物中攝取必須的營養,
同時輔以強化添加,
即便存在攝取不足,
還是爭取以改變飲食結構入手,
營養補充劑只是一種輔助手段,
因為營養補充劑的效果與其副作用相比,
在很大程度上弊大於利。
過多強調營養補充劑的效果,
會使得民眾產生營養補充劑萬能的印象,
反而忽視了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食物的重要性,
沒有努力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更沒有盡全力改正不良的飲食習慣。
那些鼓吹營養補充劑的專家大多沒有意識到其副作用,
更沒有傳播這方面的知識。
下面具體看看幾種主要的營養補充劑的部分副作用。
鈣片:
鈣片的廣泛服用與預防骨質疏鬆有關,
年初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對135項相關研究進行了分析匯總,
發現鈣片不能預防更年期後婦女骨折。
對15項研究進行分析,
發現如果不和維生素D同時服用的話,
服用鈣片會增加心肌梗塞的危險達30%。
一項大型研究的結果表明,
不管是否與維生素D一起服用,
婦女得心肌梗塞的危險都會增加24%。
另外一項研究發現鈣片會升高男性吸煙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達20%。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可能是營養補充劑來源的鈣會在動脈中囤積。
此外鈣片對於腎病患者會有影響,
還可能影響某些抗生素、骨質疏鬆藥物和甲狀腺藥物的療效。
鈣片還會增加患腎結石的危險,
從飲食中攝取的鈣則不會。
文章導讀 維生素A:
維生素A缺乏症在窮國很普遍,
尤其是兒童中,
會引起夜盲等視力問題,
甚至徹底失明。
在食物中添加維生素A、用轉基因技術做出富含維生素A的黃金大米是解決這些國家維生素A缺乏症的辦法。
如果飲食中強化食品、乳製品、水果蔬菜足夠的話,
沒有必要吃維生素A片。
維生素A的副作用是口腔潰瘍、嘴唇乾裂、指甲裂、牛皮癬惡化、眼痛、脫皮、脫髮、皮膚刺激、幹、疼或者紅腫、腹瀉、消化不良、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咳嗽、發燒、呼吸道感染、增加愛滋病毒母嬰傳播、死亡。
短期或長期長期服用大量維生素A會出現中毒,
尤其有肝病和大量飲酒者,
酒精、四環素、抗癌藥物等會增加維生素A的副作用,
吸煙又飲酒服用維生素A片的話,
患肺癌的危險升高,
孕婦如果過量服用的話會導致出生缺陷。
維生素A還會增加出血的危險,
血液病患者要注意。
文章導讀 維生素C:
以前服用維生素C是為了防止壞血病,
現在維生素C缺乏已經很少見了,
服用維生素C片是出於諸如預防感冒等已經被證明毫無根據的理由。
維生素C片相對安全,
罕見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燒心、腹部不適和頭痛。
過量服用會出現腎結石、嚴重腹瀉、胃炎和噁心等症狀,
長期服用大劑量VC如果突然減少劑量會導致低血壓,
因此要逐漸減量。
維生素C還會影響血糖。
目前從食物中攝取的維生素C對懷孕和母乳餵養是安全的,
但對於維生素C補充劑的研究還不足以證明其安全性,
個別研究發現孕婦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會增加早產的可能。
文章導讀 維生素D:
近年來, 一系列大型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營養補充劑對預防腫瘤、心臟病等慢性病並沒有效果, 維生素C補充劑對流感和感冒的預防和治療也無效。 與此同時, 服用營養補充劑的副作用的報導則越來越多。 儘管在結構上, 營養補充劑和食物中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沒有什麼不同, 但營養補充劑是純化和高度濃縮出來的, 人體對它們的代謝吸收與直接沖食物中攝入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甚至和強化食物中添加到低量維生素和礦物質也不一樣。 除此之外, 營養補充劑往往會影響其他藥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