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防秋燥先養肺 推薦九款潤肺養肺茶

養肺得先養神

作為秋季人體最脆弱的臟器, 肺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 由於人的肺部“喜濕惡燥”, 一旦燥邪入侵, 肺部很容易受傷。

秋風、秋雨、落葉、淒涼, 常給人一股肅殺之氣, 尤其是天氣突變時, 令人生愁。 因此, 秋季情志養生的重點是避免悲傷情緒, 讓自己精神狀態始終保持樂觀愉快。 傳統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 大笑能使肺擴張, 還可以清潔呼吸道“濁氣”。 人在開懷大笑時, 可吸收更多的氧氣進入身體, 跟著流動的血液行遍全身, 讓身體的每個細胞都能取得充足的氧氣。

醫師表示, 由於人體在夏天透支過度, 到了秋天便有秋乏的說法。 秋天氣候涼爽, 睡覺很舒服, 這個時候可以補充能量, 養精蓄銳, 養陰潤燥。 由於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 在秋天不妨多接近自然、多運動。

不同年齡的人, 可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 中青年人可長跑、打球、爬山、游泳等;年老體弱者宜散步、慢跑、做健身操、打太極拳等。

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鍛煉, 皆宜動靜結合, 動則健身, 靜則養神, 達到安神清肺之功效。

一天中養肺的最佳時間是早7點-9點, 這時肺臟功能最強, 最好此時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 能強健肺功能。 而多做做擴胸運動對養肺很有幫助, 應特別注意呼吸系統的鍛煉, 提倡腹式呼吸法:伸開雙臂, 儘量擴張胸部, 然後用腹部帶動來呼吸, 能增加肺容量, 尤其有利於慢阻肺和肺氣腫病人病情的恢復。 不要老呆在暖和的地方, 適當受一些冷熱的刺激。

潤肺茶

一、三葉潤燥茶

材料:人參葉15g, 龍利葉15g, 枇杷葉15g, 天花粉10g, 麥冬15g, 甘草6g

功效:清燥、潤肺、止咳

適用:乾咳、鼻咽幹痛、失聲

制法:1、頭煎清水3碗煎至1碗;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

二、冬花枇杷茶

材料:款冬花12g, 枇杷葉15g, 蜂蜜適量

功效:清燥潤肺、化痰止咳

制法:1.頭煎清水3碗煎至1碗;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

三、桑菊枇杷茶

材料:桑葉15g, 菊花20g, 枇杷葉20g

功效:治療及預防秋季感冒, 疏散風熱、潤肺止咳

制法:1、頭煎清水3碗煎至1碗;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

四、麥冬竹葉茶清心潤肺茶

原料:麥冬竹葉茶的原料:麥冬15克、百合15克、竹葉四錢

做法:將上述原料混合, 放入鍋中, 用1000毫升水煎煮。 煮至約還剩一半兒水的時候就可以了。 瀝出湯汁後, 於早晚各飲用一次。

五、二花杏仁茶

原料:旋複花5克, 款冬花、杏仁各10克, 少量紅糖

做法:將旋複花, 款冬花、杏仁各1, 一同放入砂鍋加水稍煎, 去渣後放少量紅糖, 每日煎兩服。 此方有疏風散寒、宣肺通氣的作用, 適用于咯白痰的風寒咳嗽。

六、金菊潤肺茶

用料:金銀花、菊花各15克, 桑葉20克, 薄荷、甘草各3克。

作法:所有材料均放入鍋中, 沖水滾水略燜約15分鐘即可倒出飲用。

功效:此道茶飲有鎮定安神, 治療感冒、咳嗽的作用, 並可消除胃部脹氣, 消化不良、咽喉腫痛等症狀,

有祛風散熱、消除頭痛、明目養肝的功效。

七、潤肺止咳茶

原料:玄參、麥冬、桔梗各6克, 烏梅、生甘草各3克。

做法:上藥共置保溫瓶中, 用沸水適量沖泡, 蓋悶15分鐘, 代茶頻飲。 每日1劑。

功效:養陰斂肺, 清咽止咳。 慢性咳嗽, 每易損傷肺陰或肺氣,

陰虛者要養陰, 氣虛者應補氣。 肺之氣陰恢復, 咳嗽才能治癒。 方中玄參、麥冬養陰潤肺;桔梗、甘草化痰止咳。 烏梅能斂肺生津, 《綱目》用它能治久咳不已。 藥理試驗表明, 烏梅的水煎液或乙醇浸液對一些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以及人型結核桿菌皆有顯著抗菌作用。

主治:久咳不已, 肺陰虧損, 症見咽喉乾燥, 咳嗽劇烈, 無痰, 口幹, 舌紅, 或有潮熱、盜汗。 風寒咳嗽忌用。

八、桔梗甘草茶

材料:玄參、麥冬、桔梗各6克, 烏梅、生甘草各3克。

功用:養陰斂肺, 清咽止咳。

制法:上藥共置保溫瓶中, 用沸水適量沖泡, 蓋悶15分鐘, 代茶頻飲。 每日1劑。

九、白木耳茶

將白木耳20g洗乾淨, 加水和冰糖20g燉熟, 再將茶葉5g用溫水泡5分後取汁與入白木耳湯, 攪拌均勻服用。 有滋陰降火, 潤肺止咳之作用。

上一篇:益母草煮雞蛋 女性宮寒的食療方法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養肺養肺茶防秋燥 潤肺止咳之作用。

上一篇:益母草煮雞蛋 女性宮寒的食療方法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養肺養肺茶防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