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雨水到 早起晚睡覺
晚睡而早起, 您看到這個標題之後千萬不要以為弄錯了, 因為一直以來人們都把“早睡早起”當作美德, 那麼, 這個“晚睡早起”又是什麼道理呢?其實, 春天提倡晚睡早起並不新鮮, 我國有一句流傳已久的養生民諺“立春雨水到, 早起晚睡覺”, 它是從《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所提倡的春季養生概要引發出來的。
“春三月, 此謂發陳, 天地俱生, 萬物以榮, 夜臥早起, 廣步於庭, 被發緩形, 以使志生。 ”立春一到, 寒冷的天氣逐漸減少, 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回升, 萬物開始生長。 根據“天人合一”的養生理念, 我們也應儘快校準自己體內的“季節生物鐘”,
夜臥早起利於肝
春天屬木, 肝屬木。 春季養生要注意養肝。 春季萬物生髮, 我們在對待自己身體的時候, 也要像對待新生的事物一樣, 扶助其生長而不要傷害它。 春天充滿了生髮之氣, 晝夜的時長發生了變化, 白天長而晚上短, 可以將在白天工作的時間適度延長, 而將晚上睡覺的時間適度縮短。 就好比水在半罐的時候, 搖晃起來對於罐壁的碰撞會產生很大的力量, 而在水滿罐的時候, 不僅沒有半罐時候的響叮噹, 而且對於罐壁的碰撞力也會減弱很多, 甚至將雞蛋放置其中也不會有什麼破損。
對於工作時間的適度延長就是給身體“加滿水”的過程,
夜臥非熬夜 不要走極端
春季養生要順勢而為, 以防止體內的陽氣被抑制,
早起莫拘束 學做“懶大嫂”
除了夜臥的時間要適度之外, 對於早起, 需要強調的是要對身體充分放鬆。 “廣步於庭, 被發緩形”, 即使是再愛美的女孩, 早起的時候也建議不要做精心打扮, 甚至不需要緊束頭髮, 就像印象中的“懶大嫂”一樣, 可穿著防止著涼的拖鞋“披頭散髮”地在庭院散步, 只要不嚇著人, 只儘管舒緩自己的身體就好, 要知道, 身體好了自己受益, 活在美的贊許中, 更要活在屬於自己的健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