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預防骨質疏鬆 運動比補鈣好

傳統觀點認為, 骨質疏鬆與衰老有關。 然而, 醫學研究證明, 三四十歲甚至二十多歲的女性, 都有可能罹患此病。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運動和缺少日曬。

首先, 現代都市人上下班以車代步, 上下樓以電梯代樓梯, 以電話聯絡代替登門造訪, 最終可能因“習慣性缺乏運動”而導致日後患骨質疏鬆的機會增加。 其次, 都市人早出晚歸, 也是曬太陽少的因素之一。 在日照不足的國家, 骨質疏鬆的發病率也較高。

無原因的疼痛是主要症狀

骨質疏鬆症病情輕時常無症狀, 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骨骼及關節疼痛,

多無關節紅腫變形, 而常伴腰腿乏力、雙下肢抽筋, 彎腰、翻身、下蹲、行走等活動困難或受限制。 一些患者有身材變矮、彎腰駝背的變化, 許多病人可反復發生骨折, 甚至輕微外力作用, 如用力咳嗽、下蹲和晾曬衣被等均能導致骨折。 一般情況下, 成人40歲以後, 每增長10歲, 身高會下降1釐米, 60歲以後身長平均縮短3~5釐米, 這大多是由骨質疏鬆引起的。

有半數以上的骨質疏鬆症患者會感到疼痛, 尤其是女性經常感到腰酸背疼, 或肩背部、頸部、膝部和腳踝部疼痛。 嚴重時可出現全身骨骼、關節疼痛。 這種疼痛大多沒有原因, 可在活動或休息時發生, 時好時壞, 所以很多人把它當作過度疲勞和肌肉損傷。

如今, 宣傳補鈣產品時說到“腰不疼了,

腿不酸了”, 其實骨質疏鬆的症狀並非完全如此。 血鈣較低時可能會引起腰酸背痛腿抽筋, 而骨質疏鬆患者並不一定血鈣低。 早期骨質疏鬆可能不引起任何不適, 當骨鈣丟失較多時才陸續出現腰痛、腿痛、睡覺時小腿肚抽筋, 出虛汗或全身骨骼疼痛等症狀。 這時, 骨質疏鬆已不是早期了。

運動和曬太陽是預防的重要手段

目前尚無安全又有效的方式可使已疏鬆的骨骼回復原有的品質, 因此預防是關鍵。 要做到科學防治骨質疏鬆症, 運動比單純補鈣更重要。 臨床研究表明, 單純補鈣既不明顯增加骨密度, 也不能改善骨品質。 而經常運動者使骨骼承受的應力增加, 同時增加肌肉的力量, 有利於骨骼的生長,

常常可獲得較高的骨峰值量和較好的骨品質。 一般來說, 年輕人運動每週應保證3~7次, 每次30~60分鐘。 對於整天坐辦公室的人來說, 哪怕能堅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多爬一次樓, 對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

經常曬太陽對防治骨質疏鬆症是非常必要的。 曬太陽及室外活動既有治療骨質疏鬆症的作用, 又有預防骨質疏鬆症發生的作用。 尤其是對老年人、兒童及妊娠期、哺乳期、絕經後婦女來說, 是非常必要的。

曬太陽實際是在戶外活動時, 接受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 紫外線的照射可使人體皮膚產生維生素D, 而維生素D是骨骼代謝中必不可少的物質, 可以促進鈣在腸道中吸收, 從而使攝入的鈣更有效地吸收, 有利於骨鈣的沉積。

所以, 人們每天平均應有30分鐘的光照時間, 以保證生成適量的維生素D。

連結

問卷自我調查

要回答你是否會得骨質疏鬆症, 請做一做下麵的問卷。 假如你的回答“是”越多, 則發生骨質疏鬆症的危險性就越大。

1.你的直系親屬中成年女性發生過骨折嗎?

2.你是絕經後婦女嗎?

3.你是否早絕經或因手術早絕經(40歲前)?

4.你是否長期服用過甲狀腺激素?

5.你是否因哮喘、關節炎或其他疾病長期使用過激素類(糖皮質激素)藥物治療?

6.你是否應用肝素抗凝劑?

7.你是否服魯米那、苯妥英鈉等治療癲癇的藥物?

8.你的飲食中較少攝入乳製品或含鈣食物嗎?

9.你較少運動嗎?

10.你抽煙嗎?

11.你經常過量飲酒嗎?

12.你的體型瘦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