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不同的年齡適合不同的運動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制訂了《關於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 將身體活動劃分為三個年齡段, 即5~17歲、18~64歲和65歲以上者, 分別給出運動和保健建議。 國內有關運動專家分析認為, 對照《建議》, 我國青少年運動量相對不足, 成年人運動強度不夠, 老年人缺少平衡性運動, 應當對照“建議”加以改進。

孩子運動要累點

世衛建議:5~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 每天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

北京師範大學體育運動學院副教授趙紀生分析說:這個階段正是孩子長身體的時候, 運動強度要大一點, 累一點也沒關係,

最好是無氧運動, 比如100米快跑, 連續兩次, 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達到運動最高峰值, 以刺激各器官均衡發展, 有利於肌肉骨骼組織等生長發育。

運動可以多樣化, 關鍵是運動的強度要上去, 但走路很難達到這個年齡段的運動要求。 因此, 孩子走路往往不算運動。

今年13歲的北京市西城區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學生朱肇珩說:“我現在上初一, 運動時間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放學的時候, 還有就是體育課。 中午打打乒乓球, 晚上會打一個小時的籃球。 週六周日的時候, 可能會去遊游泳。 ”專家認為, 朱肇珩同學一天的運動量就接近“建議”的標準。

成人運動要久點

世衛建議:18~64歲成年人, 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活動, 同時每週至少有兩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

專家認為, 相比青少年, 成年人的運動強度下來了, 但運動時間延長了, 並且以有氧運動為主, 也就是更強調運動的持久性。 忙碌的都市人, 運動時間都是擠出來的, 平時能動就動, 利用好時間, 比如上下班改為步行, 午休時做10分鐘快走或是爬樓梯等, 只要在一周內多次進行(每次至少10分鐘), 最後累計150分鐘就行。

對於大肌群參與的肌肉活動, 趙紀生教授認為這是為增強髖部、腿部的運動, 因為人體最大的大肌群其實是屁股。 大肌群發達了, 主要目的是更好擠壓血管, 加速血液迴圈, 尤其是下肢靜脈回流到心臟的血液。 因此, 多進行跳躍、負重蹲起都可有效鍛煉大肌群。

今年44歲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說:“大多數中年人都懶得動,

一方面事務繁忙, 另一方面是體能低下, 懶慣了特別怕累。 我的感受是, 只要抽點時間運動, 堅持下去, 就能有效維持體能, 達到”建議“要求。 平日下午四五點鐘, 只要天氣不錯, 我和老公都有空, 就會約好一起去頤和園長走和慢跑。 室內見縫插針的肌肉運動也很重要。 我在辦公地點的陽臺上放了很多健身器材, 比如拉力器、呼啦圈、跳繩、毽子等, 見縫插針, 隨時運動。 ”

老人運動要穩點

世衛建議: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 每週至少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

專家說, 老年人因運動系統與神經系統功能衰退, 肌肉老化, 往往是眼到手不到。

比如, 有的老年人用竹竿打棗, 打著打著自己就跌倒了, 這就是眼睛看到了卻指揮不了身體, 手眼協調出現偏差而導致摔跤。 閉眼單腳站立實驗就能測出老人平衡感好壞, 即閉著一隻眼睛單腳站立, 如果時間在5秒以下, 說明身體平衡感較差, 應增強這方面的鍛煉, 尤其是下肢的運動, 比如走路、蹲起、太極拳等。

需要提醒, 有特殊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者, 進行鍛煉前需要採取一定預防措施並尋求醫學諮詢。

今年65歲的北京軍區總醫院微循環室教授張俊傑說:“我很同意老年人要多做平衡運動的”建議“, 運動不穩, 哪怕摔一下, 身體也扛不住啊。 如果天氣好的話, 放風箏是我最喜歡的。 挺胸抬頭, 昂首舉目,

左顧右盼, 仰俯適度, 真算得上是防治頸椎病的秘方。 如果天氣不好, 柔力球也不錯, 一般是幾個老人一塊練, 一把略加改造的羽毛球拍, 一枚質地加重而減少彈性的網球就行了。 ”

此外, 專家還建議, 要營造運動氛圍, 如宣導一個單位、全家人一起動起來, 相互促進, 共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