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警惕“手足口病”找上您的寶貝

近年來, “手足口病”像個揮不去、甩不掉的惡魔一樣, 每年總要空降人間幾次, 嚴重危害兒童的身體健康。 據國家衛生統計資料顯示, 截至目前, 我國內地共發生1, 774, 669例手足口病病例, 其中有超過2萬例的重症患者, 已有905例死亡。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 我國不少地方幼稚園再次發生了聚集性發病事件。

“手足口病”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人們怎樣才能遠離它, 避免受到侵害?

揭開“手足口病”的神秘面紗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 主要侵害5歲以下兒童的健康。 最早的“手足口病”疫情發生在1957年的新西蘭, 我國自1981年在上海始見此病以來,

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東、湖北、西寧、廣東等十幾個省市均出現過“手足口病”疫情。

“手足口病”其實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引發此種疾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 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 B組的2、5型, 以及腸道病毒71型, 均為手足口疾病的病原體。 近幾年來, 臨床上發現的病例基本都是由柯薩奇病毒A組的16型(簡稱為COXA16)和腸道病毒的71型(EV71 )引起的, 由於目前醫學界還沒有預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問世, 所以該病的流行還將持續下去。

如何發現孩子染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兒主要表現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 部分患兒小腿部位也可出現皮疹, 皮疹有小米粒或綠豆大小, 周圍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

這些疹子表現為“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 也不像水痘, 周圍有炎性紅暈, 皰內液體較少, 也有個別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 或僅表現為皰疹性咽頰炎。

患兒一般為急性發病, 並伴有發熱、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狀, 到正規醫院就診一般一周內可以痊癒。 少數患兒尤其是小於3歲的兒童, 病情進展迅速, 在發病1-5天左右會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迴圈障礙等併發症, 極少數還會威脅生命安全, 即使治癒也會留下後遺症。

所以, 如果兒童不小心感染了“手足口病”, 一定要仔細觀察, 看是否有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譫妄、昏迷等症狀, 並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

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傳播方式多樣, 以消化道、呼吸道的密切接觸等傳播途徑為主。 病毒可以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過飛沫進行傳播;如果不小心接觸到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也有可能感染病毒。 所以, 做好兒童個人、家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

建議家長在“手足口病”流行的季節, 儘量不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去, 以減少感染的機會;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 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要勤曬衣被, 多通風。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或兒童接觸“手足口病”患者後,

家長應每天注意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腳、臀部)和口腔有沒有異常變化, 注意觀察孩子的體溫, 如有異常,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輕症兒童可居家治療, 治療期間不要接觸其他孩子, 父母需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 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