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喝中藥時間是什麼時候?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 現在治療疾病的能力已經非常強大了, 很多疾病都有了成熟的治療方法, 但即便如此, 傳統的中藥治療疾病的方法還是非常流行的, 甚至越來越被國外的人所接受, 中藥治療疾病有很多好處, 比如副作用非常小, 而且治療效果很徹底, 那麼一般情況下, 什麼時候喝中藥效果是最好的呢?
正確的喝中藥時間:
服藥與吃飯的相對時間對藥效影響明顯。 根據國大多數人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 可將基本用藥時間劃分幾種情況:飯前服是指藥品安排在進餐前30~60分鐘服用。 目的是使藥物較快進入腸道, 有利於腸道吸收, 減少食物對其生物利用度的不良影響, 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和利用。
飯後服則要將藥品安排在進餐後30分鐘左右服藥, 主要是為了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此外, 餐中服藥是指進餐過程中服藥, 藥服完後繼續用餐,
而“空腹服”則是指在8~10小時內沒有進食的情況, 通常指晚上入睡後至清晨起床這個時間段內沒有進食情況下服用, 目的是避免食物的干擾, 讓藥物迅速地進入小腸發揮效力。
喝中藥時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 才會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對中藥更是如此。 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 大多數藥物宜在飯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服用, 可以減輕藥物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運用中藥時, 講究四氣五味, 根據藥性的寒、熱、溫、涼, 並參考辛、甘、酸、苦、鹹五味來配伍組成方劑。 空腹服藥時, 寒涼藥或者五味偏重的藥物都可能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
不同類型的中藥, 服用時間也不同。 肝、腎、腸道疾患, 宜飯前服藥。 眩暈、咽喉疾患宜飯後服藥。 瀉下藥、滋補藥、驅蟲藥宜空腹服。 安神類藥宜睡前服用。
宜少食豆類、肉類、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 以免增加病人的腸胃負擔, 影響疾病恢復。 脾胃虛的病人, 更應少食該類食物。
熱性疾病應禁食或少食酒類、辣味、魚類、肉類等, 因酒類、辣味食物性熱, 魚類、肉類食物有膩滯、生熱、生痰作用, 食後助長病邪, 使病情加重。
服解表、透疹藥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 因冷物、酸味均有收斂作用,
服溫補藥時應少飲茶, 因茶葉性涼, 能降低溫補脾胃的效能。 服用鎮靜、催眠類藥物前後, 不宜喝茶, 更不能用茶水送服這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