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養生

豆芽比豆好 補血又美容

豆子吃多易患貧血

但是, 人們並不知道, 其實原豆中含有很多人們並不熟知的抗營養因素:除了含有抗胰蛋白酶因數, 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之外,

還含有大量的植酸, 會影響微量元素鋅、鐵以及礦物質鈣的吸收, 所以, 吃多了豆子, 會有貧血、鋅缺乏症和缺鈣的現象, 這是因為豆類中的抗營養因素使得其中的鐵、鋅、鈣的吸收率相當的低。

多吃豆芽可治貧血

由此可見, 豆類雖然好, 卻不可多吃。 而豆子發芽後的豆芽, 不僅植酸含量大為降低, 大大地提高了微量元素鋅、鐵和礦物質鈣的吸收和利用, 可防治缺鐵性貧血、鋅缺乏症以及鈣缺乏;而且, 豆芽是低熱量、高纖維素、高維生素C的食物, 可美容、排毒, 抗氧化, 提高機體免疫力;還具有清除血管壁中膽固醇和脂肪的堆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還能減少體內乳酸堆積, 治療神經衰弱, 消除疲勞。 豆芽含有核黃素,

很適合春季易發口腔潰瘍的人食用。

在日常生活中, 你可以應用中醫養生學“紅豆補心臟, 黃豆補脾臟, 綠豆補肝臟, 白豆補肺臟, 黑豆補腎臟, 五豆補五臟”的理論。 各取紅豆、黃豆、綠豆、白豆和黑豆分別浸泡使之發芽三天, 然後, 每天吃紅、綠、黃、白、黑不同顏色的豆芽,

既可使您的心、肝、脾、肺、腎五臟都得到大大的補益, 又可促進鐵、鋅的吸收利用, 是一道很好的補鈣、補鋅、補鐵、健腦、益智、護眼、排毒、美容、促進生長發育的保健菜肴。

同時, 謹記以下幾點:

1、吃豆芽要比吃原豆好得多。 製作豆漿時, 也最好將豆子浸泡一夜, 第二天再拿去磨豆漿, 會減少一部分植酸。

2、在生髮各種豆子時, 注意豆芽不要生得過長, 以3~5釐米為宜, 時間以3~4天為宜。

3、綠豆芽性寒, 烹調時應配上一點薑絲, 以中和它的寒性, 十分適合夏季食用。

4、烹調時油鹽不宜過多, 要儘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和爽口的特點。 芽菜下鍋後要急速快炒、適當加些醋, 才能保存水分及維生素B2和維生素C, 口感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