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口腔黏膜炎怎麼治

人們口腔由於經常吃東西, 所以有很多細菌會積攢在口腔裡。 如果人們不經常刷牙, 就會導致細菌在口中不斷滋生。 所以很多口腔疾病也會隨之出現, 口腔粘膜炎也是屬於口腔類疾病的一種, 得了口腔粘膜炎的人非常影響吃東西。 接下來就瞭解一下口腔粘膜炎應該怎麼治?

口腔粘膜炎就是口腔潰瘍, 又稱為“口瘡”, 該病多數發生在20歲至50歲之間, 發病時多伴有便秘、口臭等現象。 該病為病毒感染所致。 當人們被感染後病毒即存在體內, 藏在表皮下的血管, 並在細胞核中繁殖, 當身體免疫系統異常時, 這些病毒會特別活躍, 病情也會明顯惡化。 專家認為, 口腔潰瘍也屬於一種“現代文明病”, 因為有許多患者是在過度疲勞後發病的。

此外, 口腔潰瘍也被認為與遺傳、荷爾蒙等因素有關, 如女性月經前口腔潰瘍會有惡化情形, 更年期婦女病例有增多現象,

但懷孕期婦女則發病率較低, 這些現象都顯示潰瘍的發生受荷爾蒙變化影響。

口腔粘膜炎症狀

口腔黏膜炎症狀 [1] 是指發生在口腔粘膜及口腔軟組織的疾病。 口腔粘膜病病種多,病因複雜。 有不少口腔粘膜病與全身疾病有關, 是全身疾病的先兆表徵。

所以掌握口腔粘膜病的診斷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口腔粘膜是口腔的重要組成部分。 口腔粘膜疾病也是口腔內科常見病, 包括白斑、白塞病、單純皰疹斑、盤狀紅斑狼瘡、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扁平苔蘚、口角炎、光化性唇炎、復發性口瘡、萎縮性舌炎等病症。

成年人的嘴唇內側、舌的邊緣、口底和頰部的口腔黏膜容易發生潰瘍。 發生口腔粘膜炎症狀是一種常見症狀, 一般分為三類:

(1)口腔黏膜病引起的:

如夏發性口瘡、皰疹性口炎、手足口病、天皰瘡和類天皰瘡繼發潰瘍等, 這類潰瘍只要及時採用抗菌、抗病毒、抗過敏等治療措施, 或中醫藥的辨證施治, 一般都不會發生惡變。 但特別應當注意的是, 對屬癌前病變的口腔粘膜炎症狀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在白斑、赤斑、扁平苔蘚等損害的基礎上, 出現經久不愈的潰瘍, 應引起高度警惕。

(2)創傷性潰瘍:

這是一類與局部刺激因素直接有關的潰瘍。 牙齒折裂留下的殘冠、牙齒表面沉積的結石、牙齒長得不齊或者長錯位置、咬頰的不良習慣、牙齒磨耗之後形成的尖銳邊緣以及做工粗糙的假牙等都可能引起創傷性潰瘍。

對於這種口腔粘膜炎症狀, 只要儘早發現致病因素, 及時採取諸如拔除殘根殘冠、磨改尖銳邊緣、潔治牙結石、糾正咬頰習慣。 重新鑲牙等措施, 就會很快癒合的。 但是, 如果發現過遲, 措施不力, 創傷性口腔潰瘍就可能癌變。

(3)由腫瘤引起的“惡性潰瘍”:

這種潰瘍是惡性腫瘤局部浸潤性發展的結果, 在潰瘍出現前就可能已出現惡性腫瘤的全身表現。

治法(僅供參考)]:養陰降火, 疏肝解鬱

生地15旱蓮草15牛膝15知母10麥冬15扁豆15白芍12

菊花15玄參10赤芍12升麻9肉桂6白術15甘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