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附子的回陽反應

附子是中醫學上十分常見的一種中藥, 其中含有很大的藥用價值, 可以用于治療一些身體疾病, 對于治療腎虛或者是身體風寒也有一定的效果, 可以幫助人體回心陽的作用, 而附子回陽反應會出現身體逐漸康復, 還可以用于治療人體散寒等功效。

附子回陽反應是什么?

性能:辛、甘, 大熱。 有毒。 歸心、腎、脾經。

功效:回陽救逆, 補火助陽, 散寒止痛。

應用:

1、 亡陽證

本品能上助心陽、中溫脾陽、下補腎陽, 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常與干姜、甘草同用, 治吐利汗出, 發熱惡寒, 四肢拘急, 手足厥冷, 或大汗、大吐、 大瀉所致亡陽證, 如四逆湯(《傷寒論》);本品能回陽救逆, 人參能大補元氣, 二者同用, 可治亡陽兼氣脫者, 如參附湯(《正體類要》);若寒邪入里, 直中三陰而見四肢厥冷, 惡寒倦臥, 吐瀉腹痛, 脈沉遲無力或無脈者, 可與干姜、肉桂、人參同用

2、陽虛證

本品辛甘溫煦, 有峻補元陽、益火消陰之效, 凡腎、脾、心諸臟陽氣衰弱者均可應用。 配肉桂、山茱萸、熟地等, 可治腎陽不足, 命門火衰所致陽痿滑精、宮寒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頻多者, 如右歸丸;配黨參、白術、干姜等, 可治脾腎陽虛、寒濕內盛所致脘腹冷痛、大便溏瀉等, 如附子理中湯與茯苓、白術等同用,

可治脾腎陽虛, 水氣內停所致小便不利、肢體浮腫者, 如真武湯若治心陽衰弱, 心悸氣短、胸痹心痛者, 可與人參、桂枝等同用;治陽虛兼外感風寒者, 常與麻黃、細辛同用, 如麻黃附子細辛湯

3、寒痹證

本品氣雄性悍, 走而不守, 能溫經通絡, 逐經絡中風寒濕邪,

故有較強的散寒止痛作用。 凡風寒濕痹周身骨節疼痛者均可用之, 尤善治寒痹痛劇者, 常與桂枝、白術、甘草同用, 如甘草附子湯

用法用量:煎服, 3~15g;本品有毒, 宜先煎0.5~1小時, 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

使用注意:孕婦及陰虛陽亢者忌用。 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 生品外用, 內服須炮制。 若內服過量, 或炮制、煎煮方法不當, 可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