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熬湯的五個科學細節

從古至今, 煲湯一直是保健養生不可缺少的食物, 家中熬制湯類食物, 一定要注意選料和加工時的細節, 還要注意選用適合湯類的餐具, 這樣做出來的湯才更有味道, 更有利於人體健康。 說起來如何掌握做湯的科學細節呢, 今天小編就和朋友們一起去學習一下熬湯時需要注意的五個細節。

一、選料要精湛

選料是熬好鮮湯的關鍵。 要熬好湯, 必須選鮮味足、異味小、血污少、新鮮的動物原料, 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子、豬骨、火腿、板鴨、魚類等。 這類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琥珀酸、氨基酸、肽、核苷酸等, 它們也是湯的鮮味的主要來源。

二、食品要新鮮

即選用鮮味足、無膻腥味的原料。 新鮮並不是歷來所講究的“肉吃鮮殺魚吃跳”的“時鮮”。 現代所講的鮮, 是指魚、畜禽死後3~5小時, 此時魚或禽肉的各種酶使蛋白質、脂肪等分解為氨基酸、脂肪酸等人體易於吸收的物質,

不但營養最豐富, 味道也最好。

三、炊具要選好

熬鮮湯用陳年瓦罐效果最佳。 瓦罐是經過高溫燒制而成, 具有通氣性、吸附性強、傳熱均勻、散熱緩慢等特點。 熬湯時, 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能傳遞給裡面的原料, 而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 又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 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 鮮香成分溢出得越多, 熬出的湯的滋味就越鮮醇, 原料的質地就越酥爛。

四、火候要適當

熬湯的要訣是:旺火燒沸, 小火慢煨。 這樣才能把食品內的蛋白質浸出物等鮮香物質盡可能地溶解出來, 使熬出的湯更加鮮醇味美。 只有文火才能使營養物質溶出得更多, 而且湯色清澈, 味道濃醇。

五、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鮮香食品的溶劑,

又是食品傳熱的介質。 水溫的變化, 用量的多少, 對湯的營養和風味有著直接的影響。 用水量一般是熬湯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 而且要使食品與冷水共同受熱。 熬湯不宜用熱水, 如果一開始就往鍋裡倒熱水或者開水, 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 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 使裡層蛋白質不能充分溶解到湯裡。 此外, 如果熬湯的中途往鍋里加涼水, 蛋白質也不能充分溶解到湯裡, 湯的味道會受影響, 不夠鮮美, 而且湯色也不夠清澈。 湯中放入味精、香油、胡椒、薑、蔥、蒜等調味品時, 也要注意水的量, 以免影響湯本來的鮮味。

如果在製作湯類美食時注重了科學細節, 做出來的湯才有利於我們健康體魄、延緩衰老。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熬湯的五個科學細節簡單易學、容易掌握, 確實是做出健康湯類美食的關鍵所在, 還請喜歡做湯的朋友們去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