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雞精大比拼 味精比雞精更“單純”
味精和雞精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調味料, 其主要作用就是增鮮, 味精一般用於涼菜, 雞精一般在煲湯時候用;兩種調料雖然都有增鮮效果, 不過很多人反映雞精的口感層次比味精更豐富, 而且認為雞精比味精“更天然, 更先進, 更健康, 吃完不會口幹”, 殊不知, 雞精的配料一點不“單純”。
雞精是味精、核苷酸、鹽、糖、水解動物蛋白、酵母提取物等多種呈味物質配合而成的混合物, 它的口感層次比味精更豐富。 但其實, 味精本身是一種氨基酸, 天然存在於糧食、豆類和魚肉類當中。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少量食用味精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味精以糧食為原料, 經谷氨酸菌發酵而來
“最初的味精是水解蛋白質後純化得到的。 ”科普作家、食品工程博士, 《吃的真相》作者雲無心說, 亞洲人很早就利用雞湯、骨頭湯、海帶湯等濃湯作為調味品來為食品“增鮮”。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杜松明博士說, 味精即谷氨酸單鈉結晶而成的晶體, 是以糧食為原料, 經谷氨酸細菌發酵生產出來的天然物質。 “谷氨酸是一種普遍的氨基酸, 主要以絡合狀態存在于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 如蘑菇、海帶、番茄、堅果、豆類、肉類, 以及大多數乳製品。 部分食物中的谷氨酸以‘自由’的游離形態存在, 只有這種自由形態的谷氨酸鹽能夠增強食物的鮮味, 被束縛在蛋白質中的谷氨酸不會對味道產生影響。 ”
現代工藝生產, 就是將廣泛存在於生物體中的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之一的谷氨酸, 通過某種擅長分泌谷氨酸的細菌發酵得到味精。 這並不是只有在味精中才會用到的加工工藝,
味精生產過程並不使用化學原料
在味精的包裝袋上, 對於原料的標注往往是簡單的四個字“精製澱粉”, 但其實除此之外, “甜菜、甘蔗、乃至廢糖蜜等, 都可以是味精加工生產的原料。 ”雲無心說, 有一些消費者糾結于味精是否屬於“純天然食品”, 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