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全國各地端午節習俗大比拼

文章導讀

端午節即將來臨, 瞭解端午知識的人群也隨之增多, 您知道嗎?不同地區, 端午節的習俗是不一樣的;在我國四川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

“出端午佬”是什麼意思呢?不清楚的朋友, 趕緊來看看吧。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 往往於節前預汲, 據說是為了避井毒。 市井小販也于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 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 可全年不誤食蒼蠅。 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 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 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于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 趙縣端午, 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 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 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 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 傳說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 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 臨清縣端午, 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 女孩帶石榴花, 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

鞋面上用毛筆劃上五種毒蟲。 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蹟來殺死五種毒蟲。 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 男女戴艾葉, 稱為“去疾”, 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 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 隰州端午, 各村祭龍王, 並在田間掛紙。 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 定襄縣端午, 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 潞安府以麥面蒸團, 稱為“白團”, 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 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 稱之“踏石”。 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 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 稱為“耍娃娃”。 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 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為飴。 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

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 稱為“享節”。 漳縣端午, 牧童祀山神。 積薪丘, 在雞鳴前焚燒, 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 不論貧富, 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 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 南京端午, 各家皆以清水一盒, 加入少許雄黃, 鵝眼錢兩枚, 闔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 稱為“破火眼”, 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 武進有夜龍舟之戲, 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 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 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 孩子興掛“鴨蛋絡子”, 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彩線結成的絡子中, 掛在胸前。

四川省

石柱(石柱縣位於重慶市東部。 )有“出端午佬”的習俗。 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

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 敲鑼打鼓, 上街遊行。 舊時, 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 是日, 成都人皆買李子, 于城東南角城樓下, 上下對擲, 聚觀者數萬。 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 此俗因而停止。 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 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在綿陽市和遂寧市的部分地區, 有端午吃包面[和餃子類似, 用面皮包餡煮食]的傳統, 具體由來有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