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象膽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雷公炮炙論》

【拼音名】Xiànɡ Dǎn

【英文名】Elephant gallbladder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象科動物亞洲象.肝管未端的膨大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ephas maximus Linnaeus

採收和儲藏:宰象時將期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取出, 紮腎囊口, 然後剔去附著的油脂, 置通風處陰乾。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肝;脾經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解毒消腫。 主目生翳障;疳積;口臭;瘡腫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劑, 0.3-1g。 外用:適量, 點眼;或塗擦。

【注意】《本草經疏》:象膽, 苦寒之極, 不利脾胃, 凡疳辛脾弱者, 目病血虛者, 鹹不宜多服。

【附方】洽內障目翳:象膽半兩, 鯉魚膽七枚, 熊膽一分, 牛膽半兩, 石決明(搗研)一兩,

麝香(研)一錢。 上六味搗研為末, 麵糊和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茶清下十丸。 (《聖濟總錄》四膽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