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心臟病患可進補嗎?解惑常見3大迷思

天氣冷颼颼 冠心病別輕忽

身體本身就會因為環境溫度產生對應的血管舒張或收縮, 進入冬季之後, 從溫暖的室內走到寒冷的戶外時,

更應多加注意, 防止血管收縮導致周邊的阻力上升, 增加心臟的負荷, 如果同時又產生冠狀動脈狹窄, 心臟得不到需要的氧氣, 就會產生心絞痛的症狀。 而強烈的血管急遽收縮, 更可能會讓原本就狹窄的冠狀動脈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塊破裂, 產生超急性的血栓反應與血管阻塞, 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與心肌壞死, 會危及家中長者的生命安全。

心臟病患常見3迷思

迷思1:心臟病患可以進補嗎?

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數的人, 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抽煙等, 不適合吃油膩、動物脂肪多、膽固醇高的補品, 而大量進補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唯有飲食清淡才是上策。 特別是有心臟病的患者, 需服用抗凝血劑, 或是抗血小板藥物, 若進補食物中, 含有丹參、當歸等活血藥膳, 或是攝取富含維他命K的食材, 如十字花科蔬菜、深綠色蔬菜等, 則容易產生食物藥物交互作用, 影響藥物效果, 增加出血與心臟疾病風險, 千萬不可小覷。

迷思2:沒有家族史, 不會得心臟病?

冠心病是一種多因數疾病, 目前所知除了家族史外, 還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抽煙習慣者, 遺傳並非單一因素, 就算一對同住的父子皆患冠心病, 也無法斷定是遺傳引起, 有可能是類似的生活型態、飲食習慣, 讓同住的父子都患有冠心病。 不過要注意的是, 如果家人在40歲以前就患冠心病, 就很有可能是“早發性冠心病”, 其受到生活、飲食習慣的影響較小, 遺傳、體質的因素較大, 若有此類家族史就要更加當心。

迷思3:裝了支架, 飲食不節制沒關係?

冠狀動脈心臟病後做了心導管、血管裝支架, 僅僅代表你冠狀動脈內的血管狹窄已經接受處置, 變得相對比較穩定一點點, 但如果飲食不節制、生活不規律, 血管再狹窄的機率仍高。

因為冠狀動脈內支架, 對身體而言也是外來物, 如果沒有規則使用藥物, 還是有機會產生支架內再狹窄, 因此藥物一定要規律服用, 尤其是剛裝設支架的第1年, 這時候血管內皮尚未穩定, 若不認真規律服藥, 配合規律健康的飲食與生活作息, 甚至有再次心肌梗塞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