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去炎症
利用熱水泡腳是一件非常解乏的事情, 近幾年中藥泡腳店, 按摩店非常流行。 現在社會壓力是非常大的, 想要放鬆下來用熱水泡腳也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泡腳中加入艾葉或者是生薑, 不僅可以驅寒氣, 還能夠趕走濕氣, 加入艾葉也可以有消炎的作用。 經常泡腳可以緩解身體的疲憊。
一:中藥藿香煎汁泡腳, 去暑濕:取30至50克藿香放入2升水中用大火煎煮40分鐘左右, 再用小火煎熬, 藥液剩下1升, 取出汁液, 再加水2升煎至1升, 將兩份藥汁放在盆中, 浸泡雙足, 藥液以泡過足踝為度, 在浸洗過程同時進行足部按摩。 這個方法是夏季泡腳, 祛除濕氣, 消解暑熱的好方法。
二:花椒水泡腳, 去濕寒:花椒本身性辛溫, 香氣濃重, 能夠祛除寒氣。 日常用花椒泡腳, 花椒的除濕除燥的功能通過腳底傳遍五臟六腑, 改善女性宮寒的體質。 花椒有殺菌止癢的功效, 使用花椒泡熱水熏洗外用,
三:生薑泡腳, 驅寒祛濕:在泡腳的熱水當中加上一些生薑, 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祛濕效果的, 因為生薑具有活血化瘀、驅寒祛濕的功效, 可以幫助身體去除寒氣和濕氣。 一般來說老薑的祛濕效果會更好一些, 可以幫助我們溫經通絡, 緩解身體疲勞。
四:白醋泡腳, 祛除風濕:直接在泡腳水中加入適量白醋, 增加皮膚彈性, 使皮膚變得光滑;還可以祛除風濕, 改善畏寒怕冷等人體不適症狀;可殺菌抗菌, 有助消除黴菌、腳癬、皮膚病。
泡腳的五大注意事項
1、泡腳後不要馬上睡覺。
泡腳後不要馬上睡覺, 要趁著腳部發熱, 揉揉腳底, 待全身熱量緩解之後再入睡。
2、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
銅盆等金屬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 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 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 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3、泡桶注意衛生清潔。
如泡腳桶不清潔徹底或者桶壁內沒有進行抗菌處理, 腳上細菌就容易殘留在桶壁內, 造成對腳部的反復感染,
4、兒童不宜用過熱的水長時間泡腳。
因為足弓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形成的, 因此要從小注意保護。 如果常用熱水給小兒洗腳, 足底的韌帶就會變得鬆弛, 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 容易形成扁平足。
5、泡腳時間不宜過長, 以15~30分鐘為宜。
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 腦部易供血不足。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悶、頭暈, 應暫時停止泡腳, 休息一下。 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覺能力差, 應由家人先試水溫, 防止發生燙傷。